今天读了马冉冉老师《活出你的女人味》,从故事的因子开始,这是一个古老的传说,从一个巨大的盛典开始,通过小女孩和祖母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女孩都需要,这样一个慈祥的祖母,或者是一个女性的引领者,在我们人生的最初阶段给予这样的引领,充满智慧,传递一种力量和信念,给孩子心中播下爱与力量种子
在这个故事里,我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不崇洋媚外,没有觉得外国的月亮就是比我们的圆,可是在孩子的引领方面就比我们做的好很多
首先是对美的肯定,在这个故事里,所有的人都是神圣的,可以为了某个庆典彻夜狂欢,可以穿艳丽的衣服,让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把最美好的自己展现出来。可在我们小时候对美是不敢有所追求的,没有种下这样的种子。我们父辈那一代是从苦难的阶段过来的,物质的贫乏,穿衣打扮朴素就是底色,不敢对美有好的渴望,那个时候的服装基本上都是绿色那种暗色调的衣服
我小时候如果你打扮的太出众的话,就会引来好多人的非议,你根本就不敢去展示自己的美,那好像就是一种出风头,就会成为别人攻击的对象,是另类,是不安分的表现。
这个种子直到现在还在我身上生根发芽,不敢穿那种很靓丽的衣服,我首先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我太胖,穿什么都不好看,可是有时候我看着有些衣服穿在自己身上,真的挺漂亮的,可是就是不敢穿,不敢展示自己的那种美,不敢让自己太亮了,害怕遭到别人的非议
我想这颗种子可能就是小时候父母亲,有当时的社会环境给种下的,那时候总会说呀,你看看谁穿的漂亮,就是那种很风流的姑娘,不被大人接受,那时候的思想就是,你穿的好就是不好人。
在这个故事里,祖母对小女孩说的那些话以及所处的环境,就是让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还有她讲的女人的三个阶段,我觉得在我的人生里程里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人,给自己自己讲过这些道理
还有小女孩儿,不管问什么问题,提出怎样的疑惑?祖母都是那样慈祥,不温不燥,给予解答,不会批评说小孩问的问题有多么奇怪,不是这个年龄段考虑的事情,永远都是那样的耐心给予肯定,给予引领,让小女孩的眼睛时刻都充满着光芒。
想想我们那时候,家长总是在压抑、指责、批评、教育我们这个不敢那个不行,永远走不出那些条条框框,永远找不到自我。
我还有点感受,就是对神灵的理解,可能在西方,更多的是神给予你祝福,赐予你力量,永远相信神灵的神圣,相信她会祝福你,无论你是贫穷的还是富有的,职位的高低,我们都是神的孩子,我们理应得到神灵的庇护
在我们的文化里,面对神灵就是一种乞求,乞求上苍给予我们什么?这个主动权可能永远在别人那,但是这种感觉是不一样的,一个是相信自己可以到祝福,一种就是条件交换,我拿什么换取神灵的保佑是有条件的,永远都觉得自己不配,不值得!
我现在就觉得这个种子太重要了,我们有时候给孩子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可能当时没有显现,若干年后,我们也许会自食其果,就像当年我们这样不被祝福的孩子,不被允许的孩子懵懵懂懂的,现在都在苦苦的追求自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知道自己配不配拥有好的生活,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去哪?不知道自己这辈子的使命是什么就是在不停地在寻找自己。
我真的挺羡慕这个小女孩的,在那么小的时候就可以得到神灵的庇护,相信自己值得过上好的生活,永远沐浴在爱的氛围里
有这样这个祖母真的是太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