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谈到了积极思维和消极思维,它是不是人与生俱来的呢?
出生的小孩有两种很神奇的性格,就是勇于尝试和自动自发。小孩子随着成长,会不断的去触摸、尝试或者品尝其他的东西,不管有多么危险。家长在孩子的头几年主要的任务就是防止小孩子自己伤害自己,而且小孩子是不受限制地去表达,自己一天24小时都是这样大哭大笑,不满意了满地打滚,他打滚的时候不会想打滚的姿势不美,别人会笑话我。小孩子对其他人的反应根本就不在意,他们根本就不在乎你。这时家长的管教就开始了。说你这么吵吵,别人会笑话你的。或者不允许这样做。在家长的教育下,小孩子就开始逐渐有了成年人生活中的两种主要恐惧:害怕失败和害怕被批评。
我知道很多人是不承认这一点的,他不承认自己是害怕失败或者害怕别人的看法,他只说我并不感兴趣做那个事情。
看兴趣并不是主要原因,因为在小时候,有的家长甚至因为小孩子无所畏惧的去认识这个世界而去体罚他,很多父母很难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自己的孩子,干脆简单粗暴的去制止去体罚,这让小孩子不要去尝试新的东西,在碰到新的或者不同的事情的时候就开始说我不行,所以我们才会发现在真实的世界里有那么多不行先生不行女士,他面对一个新的可能性的时候,不是想我如何才能做到,我最起码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而是直接反应就是我不行。因为从小形成的我不行的态度很快会转变成对失败的恐惧,人们并没有学会喜欢上失败,因为失败给人带来的益处远远大于他带来的损失。
当然人要学会把控风险,小孩子就是在一次次摔跤,一次次失败中学会了自我保护。所以人的真正认知的提升不仅仅来自于行动,更来自于失败。家长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就会让孩子从小对犯错误对失败充满了恐惧。人们只看到失败让自己能够失去的东西,而看不到自己能够获得的,就是这种对失败的恐惧,阻止了小孩子和成年人潜力的发挥,也是阻碍成功唯一的最大原因。
这个过程是怎么产生的?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爱是建立在孩子是不是按照他的想法来做事情的。有父母会威胁自己的小孩,如果不按照我告诉你的方法去做,我就不怎么怎么样,我就不带你出去玩去了。这时候小孩子会怎么想呢?他说我要按爸爸妈妈的想法来做事,否则他们就不爱我了。小孩子最恐惧的就是父母不再爱自己了。
父母对孩子的爱有多重要?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成年人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成年人性格缺陷的最主要和最深刻的原因在于小时候爱的缺乏,或者是小时候得到了爱后来又失去了,孩子对爱的需要就像玫瑰需要雨露一样,如果没有一种无限的不间断的无条件的爱,孩子就会情绪脆弱的成长,而且不久就会变得对任何负面的情绪都极易受到影响。
亚历山大谷伯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话:树曲,枝必弯,一个充满负面情绪的童年期呢会带来一个充满负能量的成年期。听音频加微信605860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