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诗词悦读|夏至已至,你来不来,共听流水与蛙声——《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二首》悦读
西山已暗隔金钲,犹照东山一抹明。
片子时间弄山色,乍黄乍紫忽全青。
夕凉恰恰好溪行,暮色催人底急生。
半路蛙声近步止,一荧松火隔篱明。
晚饭后,和同事散步,一条弯曲的小路在我们面前铺展开来。经过白天的雨水洗濯,天空更加清朗,空气也更加新鲜。清风徐来,荷香脉脉,沁人心脾。阵阵蛙声预报着丰收的年景,潺潺溪水弹奏着缠绵的夜曲。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更增添了夏夜的静谧和安宁。草丛里,萤火虫提着小小的灯笼,一闪一闪的,发出微弱的光芒,让我们秒回到童年。夜空中的星星,眨巴着眼睛,又像白色的酴醾花,次第绽放,一下子开满了整个苍穹。我们或穿着拖鞋,或光着膀子,一路上说说笑笑。走到一个叫月牙湾的地方,让我想起一部老电影《月亮湾的笑声》,又让我想起小时候结伴步行去别村看露天电影的情景。有人在前面打开手机照明,留意着脚下是否有蛇;有人在后面断后,防止有土狗跑过来。不过,这里的狗跟我们都很熟悉了,一般不会咬我们。我们聊天,听歌,玩微信、抖音,间或停下来拍照,尽情享受傍晚时分的轻松和惬意。
今天是2018年6月21日,农历夏至。微信工作群里的手机定位显示,这里是江西省瑞金市瑞林镇元田村。我之所以特意点出这个村子的名字,不是为了打广告,而是它对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段时间,我和其他精准扶贫工作队员一样常驻村里。这是一个距离城区一百多里的小山村。有山,有水,有田。有桐子花,酴醾花,栀子花,荷花,稻花。因为镇里的鼓励扶持,元田村种植了很多荷花。有次看到雨后的栀子花,叶子肥硕、发亮,忽然想到韩愈的那句“芭蕉叶大栀子肥”。我怀疑诗中的栀子指的是叶子,而非花儿,又有了写文章考证一番的兴趣。在那个必经的山坡,我曾仔细地辨认过野蔷薇和酴醾花。有黄牛,白鹭,青蛙、禾鸡。前些日子,有人想到这里养牛蛙,后来说牛蛙是入侵生物,会污染环境,不能养了。有太阳,月亮,星星。立夏那天,我看到了有生以来看到的最美的星星,之一。早上早起晨跑,白天入户走访,晚上看书、读诗、写文章,偶尔喝点小酒,身在乱蛙声里睡,是我在这里的日常生活。有时我感到愧疚,觉得自己独享美好的生活,而把家人抛在一边,是多么奢侈,多么自私。后来又想,用文字把这种美好分享给家人和别人,或许可以减轻我一点点的愧疚感。
好吧,下面我就讲讲杨万里的两首诗,给大家分享读《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二首》的感受。读到与自己心境完全契合的诗歌,这种美妙只可拈花微笑,不可为外人道。那我就勉强道出其中万分之一吧。
杨万里,江西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1193年初,已弃官回到吉水的杨万里开园辟径,在今天南溪桥的北侧建造了一间简易屋舍,作为临时住所,并日日在此吟诗作文,死后被安葬在南溪畔的莲花岭。南溪是一个美得不可方物的所在,杨万里为之写过大量诗作。如何美呢?还是用他自己的诗作说话:“老夫诗句休拈出,漏泄南溪奇观图。”这两首诗就作于诗人归隐南溪之时。
夏至这天傍晚,雨后天晴,杨万里和他的女婿陈履常在南溪边上散步。这个陈履常,有个大学专家认为是江西诗派诗人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对此,我只能呵呵。还是让诗人自证吧。除了这两首诗与陈履常有关之外,杨万里还有《送陈婿履常县丞之官泰宁》《至后与履常探梅东园三首》。看看,杨万里称履常为陈婿,他做过泰宁(今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的副县长。
第一首,描写傍晚短暂时分日影山色的快速变化,展现了诗人对细微之美、瞬间之美高超的捕捉能力。白居易写夕阳照到水中是“半江瑟瑟半江红”,而杨万里写夕阳照到山上,是“西山已暗东山明”。一“东”一“西”,一“明”一“暗”,一“隔”一“照”,通过方位、色调、动态的对比,展现了一幅多彩变幻的夕照图。不过,“西山已暗隔金钲,犹照东山一抹明”,让我想起唐人崔道融的《溪上遇雨二首·其二》:“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两相比较,是不是有点洗稿之嫌呢?
接着看三四句。夕阳位置渐渐下沉,光线渐渐变弱,山光物色也随之快速变化,刹那间,由黄变紫,由紫变青。这个“弄”字,用得非常生动。我们可以解释为显现、呈现,不过太客观了,没诗味,不好。那就解释为戏弄、耍弄,这才是正解,表现了太阳的调皮可爱,像一个小孩子拿起画笔随意涂鸦。嗯,这个形象很符合诚斋先生。有人解释“弄”的主体是“时间”,我认为不确。这里的“时间”是眼下、一时之意,跟“片子”差不多,都是表示短暂,并非跟空间相对的那个时间。再尝试一下,解释为玩弄、作弄,怎么样呢?这个嘛,似乎有点过了,太阳成了一个爱搞恶作剧甚至是干坏事的人,这就不好玩了。不过,在这里,原谅我曲解诚斋先生的原意。我可以暂时人设成一个悲观主义者吗?我想到的是:生命再美丽再绚烂,最终都抗不过无情的太阳一年一年的碾压,抵不过岁月的刀刃一片一片的摧残。既然生命如此短暂,就让我们细心发现生命的点滴美好并尽情地享受吧,好好享受每一天,享受每一天的日出,享受每一天的日落。
夕阳是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可当代诗人杨逸明诗中的夕阳却颇有新意。其《黄山夕眺》云:
万壑生风扫暮云,千峰翘首斗嶙峋。
夕阳分配金黄色,高富低贫也不均。
我们跟着诗人继续前行,看第二首。没有关系,送别日落,还有星星和月亮。错过了视觉享受,还有听觉、嗅觉、触觉等等各类感官享受。沿着溪边步行,任凉丝丝的清风吹拂衣襟和头发,甚是惬意。暮色越来越深,好像在催促诗人赶紧回去别着凉了。可是诗人说,这么着急干嘛呢,我还有很多美好没有享受够呢。走到半路,诗人走近稻田,脚步惊动了蛙们,蛙们都停止了合奏。貌似有人燃起像荧光一样的松木火把,远远地隔着篱笆也能看到亮光。
诗人有没有过去看看在干什么呢?不知道,他让我们自行脑补。在看书吗?有可能。不过,“夜色多么好,令人心神往,多么幽静的晚上。”还是把书暂且扔在一边,点起松火,跟我到外面浪去。玩什么呢?先来“照鳅鱼”。就是用灯火照着去捉泥鳅。夏夜,稻田里的泥鳅会从泥洞里钻出来乘凉。沿着稻田的田埂悄悄前行,举着松火或电筒,一旦照见泥鳅,用铁篦子横对着砍下去,就可以把它们捉拿归篓。偶尔也能斩获黄鳝和小鲫鱼。还有就是“照田鸡”。用电筒照着田鸡的鼓鼓的大眼睛,它就会一动不动,任你捉拿。还有一种更先进的方法,将事先录好的田鸡的叫声一直播放,田鸡听到后就会出来,结果中计了。不过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所谓的田鸡,学名叫虎纹蛙。野生的虎纹蛙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捕杀和食用国家保护动物是违法的。还好,尽管味道鲜美,我没有吃过虎纹蛙。今后我也不想去捉和吃了。那就把童年的趣事永远留存于记忆中吧。
节日诗词悦读系列随笔,持续更新中,感谢关注!您的关注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
节日诗词悦读|国际博物馆日,你知道《清明上河图》背后藏着三幅图吗 ——李东阳《题清明上河图》悦读
节日诗词悦读|全国助残日,你是否认同“济物须乐施,厚费宜无悔”? ——洪繻《援道殍志感》悦读
节日诗词悦读|小满还有第四种含义?读读这首诗——欧阳修《归田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悦读
节日诗词悦读|国际儿童节,你还记得柳条串鱼的童趣吗——李复《西洨晚归》悦读
节日诗词悦读|世界环境日,关于道士作法,这个诗人见解或许超乎中科院——于石《祈雨》悦读
节日诗词悦读|高考日,请别忘了另外一个重要节日——蒋士铨《春联》悦读
节日诗词悦读|中国人口日,这位诗人不仅首倡少生优生,还批评薄养厚葬——王梵志《大皮裹大树》悦读
节日诗词悦读|父亲节,原来“空巢”老人的说法源自这里——《燕诗示刘叟》悦读
节日诗词悦读|端午节,原来“锦标赛”源自这个江西高考状元——卢肇《竞渡诗》悦读
坚持早起晨跑第39天,参加简书无戒90天三期训练营第11天,完成本日更文第2篇。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