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买了好多本,看似胡乱地丢在床头书桌沙发上,其实是精心布下的随手可触的诱饵,只是自己没上自己的当。
《幸得诸君慰平生》是成娜菡推荐给我的。她说,看了那本书,就会明白,你离签名售书那天一点也不远。这句话是个无法抵御的诱惑, 书到后第一时间打开看,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距离?我什么时候开始练签名合适?人总是要有备无患的。
嗯,看了一篇文章后,我就发现自己的心态有了深刻的变化,尘归尘,土归土,谦卑到尘埃里去了。我恭敬地念了一段《弟子规》劝慰自己“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这是本耐读、有意思的书,一直占据着床头最有利的位置,也是我翻阅次数最多的一本,书桌上的其它几本还封着塑呢。
一个热爱生活的成都女人,夹杂着方言,描述着人间烟火,日常事物的小细节。她的描述不同寻常,我无法评论她的文字,功力难以企及,还是摘录一段她的文字表达我的敬意吧。
“这家小饭馆并不是名店,牌匾旗幡全没有,敞胸露怀冲着街市。饭桌只有三四组,配的是条凳。每桌上都有一瓶白酒,俗称'跟蹬儿酒',便宜而劲儿大。坐进店里,管你什么时代什么来历,一律都像坐进了《水浒》,已经犯了事,在去往梁山的路上,一时自由快活得狂喜,一时又凄凄惶惶揾英雄泪。”(摘自她的《回锅肉你在哪里》)
对特别喜欢的书,我又不肯随意阅读,要整理完家居,洗完衣服,冲完凉……整顿到环境和心境,都匹配到可以阅读的时候,才会翻开它。如此高的门槛,造成我阅读量有限。当然这样的借口,也实在冠冕。
昨天仨娘们在等候电影开演前,扎进西西弗书店,一顿乱逛。三胖说,你们选书,我送你们。
一句话把我正念叨着的“断舍离,断舍离……”关闭了。
换成“选哪本,选哪本……”
从书店出来,又拎了一袋子书,寻思着回到家嘁哩喀喳,一鼓作气,从头至尾,像吃饭似的,把袋子里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营养和思想------还得靠些幻象来渲染平常的日子,嗯。
仨娘们一起看电影《小Q》,她们俩哭得梨花带雨,我从裤兜里掏出两块皱巴巴的纸巾,递左面,递右面,她们都嫌乎不要。
后来二胖哭得厉害了,肩膀一耸一耸地,大眼泪从面颊上顺流而下到了嘴角,如果没有东西擦一擦,只能自己舔了。
灵机一动,想起三胖的包里有卫生巾,就掏出一个递给二胖,这个多好啊,管够哭。她接过去看了一眼外包装噗呲乐了,又给我丢了回来。
《小Q》这部影片我get不到哭点笑点,虽说里面的狗狗很可爱,但是赶不上俺家牛牛,虽说牛牛前天又在凉席上尿了一大泡。
为什么我觉得故事老套,国语配音假惺惺?
男主离开小Q去治病,为了不和狗狗缠绵悱恻,难舍难分,他丢了棒球让小Q去捡,自己乘车绝尘而去。狗狗咬着球在马路上追逐车子狂奔……并且,发现小Q在车后,车子并没有停下来。
我觉得这已经是在虐狗了,明知它的习性还要做这样幼稚的举动。不应该让训导员好好牵住小Q吗?不应该背着小Q离开吗?
……
夏天总是吵嚷的,伏天尤甚。洞开的窗让车流的轰轰然、蝉声的嘶鸣、人声狗吠、以及喇叭里不紧不慢地吆喝“安装晒衣架,订做纱窗,换滑轮,换纱窗网……”这些,统统就在我耳边。
也是因为这些,在秋天来临,天高云淡,各种声音日益消弱的时候,能感受到夏天的撤离和渐渐远去。
而现在,身上黏哒哒,脸上泛着油光,带着伏天特有的品相,从凉席上起身,体会着皮肤和凉席之间的剥离。
我就是这番样子,挥着汗,简单地,描述了一本好看的书,和一部并不推荐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