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1:如何看待管理岗回归技术岗这个命题?
很多大学生大学毕业时是憧憬搞技术研发的,包括我自己。但很快社会报我以现实,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分配到了采购岗位,入职后干的质量工程师,现在从事的是技术管理岗。尤其是近几年的最难就业季,大公司招聘门槛水涨船高,具备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开始大量招收研究生学历毕业生,然后他们没能都如愿投入到科技创新工作,而是“被形势所迫”投身到各个岗位,内心深处可能不是情愿的。有一种说法,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是企业的核心,其他岗位都是冗余。
因此处于管理岗位的部分职场人士由于业绩不可量化衡量,成就感较低,就引发了对自身的定位的不清晰,以及偶发自我否定的状态。
诚然,当你在工作遇到阻力或遇到新的机会时,会产生换岗的想法,会认为转到研发岗位也许能够重新找到自己的初心。前时的果成为现在的因,这个确实是有逻辑关系的。如何去破解?这方面我的建议是:站在干一行胜任一行的角度去修炼和打磨自己。理性的看待自己的选择,拥抱变化,领略新的风景。
提问2:从事管理岗位我时常感到力不从心,如之奈何?
力不从心,可能是觉得自己组织能力不行,不够外向不想沟通,内心深处不喜欢与人打交道,不擅长给别人派活,等等,另外一个主要方面是,工作复杂度比较高,工作要求比较高,而管理工作不似开发工作,它并没有一套标准的流程,面对不同的场景,你的人格会不断的分裂和愈合。久而久之,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很难排解。
面对这种情形,你要有完全的自信,技术和管理往往是殊途同归。平台成就你,你也成就平台,这是一个良好的共生关系。
——换岗利弊分析
管理人员由于没有开发经验,与研发老员工相比更像新员工,无法快速打开局面,与新员工相比又像老员工,你的专业知识、设计能力疏于锻炼,身体、精力、激情输于新员工,这是拿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PK,需要现在未来40年的职业生涯去衡量机会成本。
——如何打开自己的局面
蓄:羽翼未丰满,无法振翅高飞,要能吐故纳新,吸收新的能力,打造好自己的底层操作系统,应对的各种事情其实万变不离其宗。
忍:等待自己能力上的丰收,怀才如怀孕,高手都懂得蛰伏和忍耐。
破:敢于破思维定势,破除陈旧的思维、过时的观念,拥抱变化,重塑自我,这是瓶颈期的突破,是母亲腹中躁动的婴儿。
立:建立完全的自信,管理和技术乃至和生活都是共通的,关键是建立自己的哲学观、人生观,和掌握乐观生活的态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用能力武装自己才是奥义和不二法门,是安身立命之本。
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不是换赛道可以解决的,多想想自己问题后面的问题到底是啥,不能被表象迷惑,如何解决它,只有自己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