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安排时间,能合理有效利用时间,在一个时间段内做比较多的事。
我曾经是这一观点的忠实拥趸、粉丝。而且生活中一直在践行这种办法。但是常常事与愿违,执行效果不咋地。
比如在家干活,微波炉里烤花生,为了省事设定三分钟,想着是中间拿出来翻动几次,不想每次几十秒几十秒设时。想刚烤上,第一次差不多得一分钟,利用这点时间可以去冰箱取菜、水果。打开冰箱又开始计划晚上吃什么,感觉只一会儿,就闻到糊味了,微波炉里的花生已经惨不忍睹。
这是极端的例子,还有像什么煮粥粥溢,炒菜菜糊的事儿多了去了,不可否认与我在煮粥炒菜中间私自离开又不按时回来有极大关系。馨爸不止一次苦口婆心教导我,做事专心,你那点时间干不了什么。现在好了,不说重做饭,就是清理现场洗糊锅得费多少时间?奈何,老婆顽冥不化,继续我行我素。但是,一物降一物,总有克敌制胜的法宝。这个法宝就是陪馨儿玩儿开始,到后来陪练琴学习。
每晚陪馨儿练琴学习是我既定任务,雷打不动,除非今天主角生病或有别的活动不练不学我方可以放放假。但是我总不甘心就这么消耗我的时间,总想在馨儿弹琴的时候看看手机,在馨儿写作业的时候做饭,见缝插针,美其名曰,统筹安排时间。
这样做的结果是经常手忙脚乱,压不住阵脚。
陪学
先说陪学。原来说好,馨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不懂不明白的可以问。但是很快问题就出现了,我在做事,她写作业,遇到问题,馨儿隔空喊话,“妈妈,这道题怎么做”,“妈妈,该听写了”,“妈妈,这个字字典里只有一个词,老师让组两个词,怎么办呀?”。。。总之写一个语文作业就得喊十来次,她一喊我就跑过来看看。
手里有事,正在厨房弄饭,跑不出去,我也隔空和她喊,“把题念念。”然后隔空和她说题,还不明白,嗓门不由自主就大了。
若爸爸在,也让他去问问爸爸。在问爸爸过程中,我发现了我隔空喊的问题。因为爸爸更多的隔空喊话。
爸爸:你念题。
馨:滴滴滴哒哒哒
爸爸:你这样这样做。
馨儿:咋做呀?
爸爸:你动手写写啊。
馨儿那里没声音了。这种状况十有八九是没听明白。
最后还得过去给她写在纸上,让她看到了,哇,才恍然大悟。
爸爸和馨儿经常的这种状况出现,慢慢我发现我们的这种隔空喊话存在很多问题。
事情就是这样,你做的时候好像感觉没什么问题。但看到别人做同样的事马上发现不对呀,不能这样做啊!
就像是,对孩子你怎么喊怎么叫都没觉得有问题,别人对你家孩子喊两句你就受不了,即使孩子爸爸过来训两句你都觉得不爽,你干嘛那么说她,太狠了吧你!我每次这样想馨爸的时候,就想,我喊孩子的时候他不反感吗?
所以在辅导馨儿作业这件事上,虽然我和馨爸有时的做法一样,不过我从他身上发现了这个事不能这么做。这才反观我自己也错了。
我和馨爸内心都是这样想的,我给你讲,你听明白了就行嘛,难道必非得我给你写下来你看到了才能明白?如果照我们的理解,我给你讲就好了,写呀算呀是你的事,那么问题来了,为啥演讲的人要做个PPT,老师讲课都要板书,讲就好了,干嘛费那个劲儿?这里肯定是有道理的。
我想道理就是,接受信息的眼睛和耳朵是不一样的,眼睛看到的更直观,耳朵听到反应到她的大脑再输出来,可能和我们所想表达的意思不完全一致。很简单,你用语言描述一个东西让对方画下来,你一定不满意对方画的,我不是这个意思。看看,这句话是不很熟悉“我不是这个意思。”
所以TPP也好,板书也好,就是让你看到,我说的就是这个意识,你不要跑偏了。帮助我们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后来的陪学,我就坐在馨儿旁边,给她说的时候,边说边写,尤其数学,写写画画,写作业效率似乎高了些。有事也会离开一下,但是不为抢时间在她写作业的时候专门干别的了。
这样做后,家里不再隔空喊话,因为学习内战冲突也少了许多。
陪练
陪练主要是我。开头就说了,馨儿练习,我在她练的时候偷看手机。有几次被馨儿抓住,她弹完了,问:“妈妈,怎么样?”怎么样?妈妈没听,不知道。馨儿不高兴了,再弹提前预约,“我要弹了,你不要看手机了。”
馨儿自己练,心里还是没谱,想听听妈妈的意见,什么速度,乐句,强弱。。。虽然我也很不靠谱,但是给她的感觉是:
妈妈和她一起在承担这件事。
所以她要求我她练琴我要什么都不干,只是听听也行。
有几次在她练琴的时候我捣鼓找视频,影响到馨儿弹完就跳下来看看。然后那一条曲子反反复复好多次都有问题,感觉馨儿就在应付想着赶快弹完了。连累到改那些错还费了不少劲。其实就是馨儿自己说的,妈妈你不要看手机。陪练就陪练,就做这一件事,馨儿弹琴也不马虎,省去了好多次无效的反复。
有效练一次胜果无效果的十次。
时间长了你也会发现,一次只做一件事并不是浪费时间,正是有效利用时间。
因此陪练尽量不做别的事,只听弹琴。当然排除掉馨儿练琴中间上卫生间的时间,我俩约定好,每天练琴中间只可上一次卫生间,不能弹一首上一次。馨儿一个卫生间能上二十分钟,这段时间够我准备晚上用的菜了,还是改不了见缝插针,哎,积习难改。
陪玩儿
其实就像馨爸说的,一次做好一件事就不错了。
我很佩服他,干啥就干啥,从来不干什么的时候我还可以做什么事,两件事同时进行。
最先让我想到“专注+关注”的,是陪馨儿玩儿。馨儿到现在也是,她希望我们能陪她出去玩儿,玩儿的时候还要你参与,你不能参与的,像骑自行车,她要你看着她,她不时的要往你站的这里看看,还时不时跟你打个招呼,看你是不是在看她。
孩子是需要你的关注,跟遛狗狗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为了不是自己太无聊后来陪馨儿出来就带上手机到处拍,馨儿又说了,妈妈,不要拍照了。所以被迫,跟馨儿玩儿什么也不附加,就是玩儿,专注于玩儿。
这个专注得和孩子学习。现在大部分孩子家里有好多玩具,但是孩子总是抱着那么一两个玩儿。大人就说孩子,那么多玩具就抱住一个玩儿啊玩儿,也不换换,硬给换一个还哭闹的不愿意。
孩子没有大人那么多想法,所以做什么都很专注。我们也要清清脑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把这个做好了,再做下面的。也许比你同时做几件事的效果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