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在吗?方便通电话吗!!”
“你好!在吗?方便通电话吗!!!”
未等回复,语音电话响起……
前天和今天分别收到一条来自微信好友“端木”发来的消息和语音邀请。两条消息的内容几乎完全相同,仅差了一个“!”。然,正是这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小小的“!”,却让我几乎失控。
前天收到消息和语音邀请是在课堂里,不方便直接挂断并回复“抱歉,课程中,不方便,请随后联系。”今天中午1点,再次收到同样的信息和邀请,唯一不同的是前天使用了两个“!”,今天用了三个。
我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也是一个惧怕权威的“讨好者”和““逆来顺受”的忍吞者。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我经常会口服心不服,也就是表面上讨好、任劳任怨,内心却暗流涌动,骨子里不喜欢被命令、被控制、被安排、被指责,一旦收到类似的眼神、口吻、语气、情境,总会触景生情,会产生对抗。
坚持学习四年后,自己的情绪稳定了很多,遇到问题能够很快转念,找到其背后的正面价值,将其转化为好事情,并能够快速放下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大多时候确实如此,但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正如《了凡四训》所言“或醒时操持,而醉后放任”。知识和知道停留在意识层面,真正用心做到往往在潜意识层面,在悟纳合聚成爱课堂上被称作“明枪暗箭”。
移床拉柜,清洗擦拭,忙乎了一上午,感到有些累,午饭后小憩时,语音电话响起,迷糊中被三个“!”雷到,再一看“端木”,内心立马升起无名火,回复“请尽量少使用感叹号,谢谢”,未等回复直接拉黑。起床后看到他(她)申请加好友,没有理会。
觉察到自己带有情绪,自问“看到感叹号,你怎么了?”
想起不知何时、也不知是哪一位领导教导过我“所有的标点符号都是带有情感色彩的,请不要随意使用。”于是,这句话就被敏感多疑的我收藏在记忆深处。
又想起了多年前那位工作非常严谨的老领导,每被叫去安排工作,若发现未带笔记本,总会遣回,交代工作至少三遍:布达一遍,复述一遍、强调一遍。报告总结审核,更是毫不含糊,不要说语句不通、别字、错字,就连标点符号,也绝对不会放过。当时经常被我们当做茶余饭后消遣的谈资,后来想想真的非常受益。
或许是受两位领导的影响,加上自己的先天气质、所学会计专业以及过往财务、人事、运营等各项工作的刻意练习所致,标点符号也成为打造自己新生命系统的助推剂,只是委屈了这小小的标点符号“!”,冤枉了莫名其妙被拉黑的“端木先生”。
看来,修行确实是一辈子的事,需要自己时时觉察、日日知非、日日改过。
借用修蓝博士《零极限》中偈子表达自己的觉悟“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