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是2019年过了一半,但是对于毕业季的同学来说,这才是他们新的开始。
踏出校门的那一刻,不论你属于什么状态,站在人生需要抉择的时刻,若是能把握住一两个关键,就会豁然开朗。一定要来听一听这一期「CD没教的事」,Dalson老师会从他的经验出发,给到同学们很关键的建议哦!
谁的毕业不迷茫?
迷茫的状态也是大学生的常态。也难怪,很多同学从小到大就是“赶着走”,关关难过关关过。一旦进入大学校门,他们就长舒一口气,感觉自己终于可以放松了,接下来四年的时间,就用一种很安逸的状态混日子。就这样爽了一天又一天,在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发现,怎么突然要开始校招了,要开始实习了……什么准备都没有做好,毕业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来了,又怎么会不迷茫呢?
迷茫的背后,是找工作的难,毕业生既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值多少钱。
总能听到同学们说“我想做xxxx,但是xxxx”,他们把这种“但是”叫做迷茫。比如设计出身,但是觉得画图太累;工程出身,但是做项目很苦;文学出身,但是认为写东西太无聊……在目标尚不明确的情况下,同学们习惯于用个人想象去判断工作好坏,但是这些并不成熟的判断标准,往往只会让同学们对求职的目标更加模糊。不得不说,上了十几年的学,老师没有教过“如何去选择”,但是Dalson老师的创意思考力会“教你如何去聚焦”。
这个阶段也要开始面对“赚钱”这件事。原来最穷的时候不是“不赚钱”的阶段,因为那个时候有爸妈掏生活费,吃住都在学校,过得很是滋润。相反,最难的正是刚刚要开始赚钱但是赚不到太多钱的时候。当应届生在人才市场中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海投,哪怕想要求更高的薪资,也没有议价的资本,到头来,很多同学一个offer都拿不到。当然,没有收到offer令人难以接受,但是每一次失败中都总结经验,就是离成功越来越近。即使是Dalson老师,也是在22年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才创造了创意思考力。
曾经收到过的简历中,有的应届生小朋友进入广告业一开始就要求8k-1w的薪资。换个角度看,对于公司来说也在选人,尤其面对刚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公司教新人花费的成本会更高。在没有明确看到新人所带来的价值时,公司没有收学费,反而在发工资,所以过高的薪资要求在企业看来绝对是亏本的事情,不要也罢。就像NBA 新人通过选秀之后,好不容易迈入了NBA的门槛也不会拿到多么高的薪资。甚至是天天被粉丝说“超努力”的女团偶像,她们未成名之前,背后的经纪公司就花费了数十倍的成本去培养。进入工作,不能再用学生时代的思维去思考了,你想要转变思维,就一定不能错过Dalson老师的创意思考力。
如果刚刚毕业的应届生又不满意薪资,又不清晰目标,挑来挑去,到头来就是被挑剩下的那一个,妄图用一个“迷茫”来麻痹自己。所以, 与其总是说没有好的工作,不如说是自己没有好的认知。创意思考力——用创意的思考方法真的能解决问题。
用问问题的方法给迷茫找到一个出口
不知道答案是什么,那就问自己问题呀。其实答案都在自己的心中,只是它们还不够清晰而已。同时,这是给毕业的自己一个解决方案,没有人能比你更清楚到底要什么。找工作这件事,你不妨问问自己:
「我到底想要什么?」
「我有哪些能力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如果能力达不到,我该怎么提升呢?」
甚至不需要这么理性,在一个安静的下午,敞开心扉问问自己:
「我到底想要做的是什么事情?」
「那是一种什么氛围或者什么状态的工作?」
「接下来的时间我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其实你的心里都有答案,当内心的生活图景慢慢出现的时候,方向也会越来越清晰。所有的选择归根到底就是这份工作能不能让你成长。除此之外,问问题还有12种方法,涵盖工作和生活的所有方向,都在Dalson老师的创意思考力中。
选了专业对口的工作,怎么差距这么大?
其实对于绝大部分的同学来说,按部就班地选择一个稳妥的专业,选择一个对口的工作,是再顺利不过的人生路径了。可真的是这样吗?很多广告专业的同学刚进入广告公司就遇到问题了,他们所学的传播、广告、市场营销的知识,都是改变时代的牛逼理论,但是到了工作中却一点也用不到,自己提出的想法也总是被驳回,怎么和选专业时说好的不一样啊。
9012年了,把专业对口当做是选择工作的唯一标准实在不靠谱,因为到了工作当中,你会发现做的事情和你在学校学的绝对不一样!尤其是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每天都会产生很多你以前想都想不到的新行业,这也是未来的趋势,四年前的选择决定不了四年后的结果。进入广告圈到底该学什么?那一定是用足够丰富的经验总结的方法——Dalson老师22年工作经验和40年人生经验总结的创意思考力就是如此。
在看似顺风顺水的选择背后,同学们已经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误区。那就是在学校学了四年知识,自以为“听懂了”,但关键在于你是否知道怎么做又做不做得出来。只要当你步入社会,就会发现书本上的死知识根本应对不了现实中千变万化的工作情况,市场行情的发展速度太快了,而学校课本中的理论可能还停留在80年代甚至更早,当同学们拿着这套东西和工作硬套,只会越做越懵。学习任何知识,都一定要总结成自己的一套体系,Dalson老师已经总结自己的创意思考力,你自己的体系呢?
广告行业尤其注重实战,真的需要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手把手地教,这样一位“师父”能教会你一套真正用于实践的工作方法,即使新人也能快速上手,还能告诉你工作中那些踩过的坑,少走弯路就是成功的捷径。这种榜样的力量也会激发我们自己去思考:自己如何才能从细节着手,做到师父要求的,同时也是自己应该达到的标准!
找到工作中真正值得跟随的师父
对于很多学广告并且也做广告的同学来说,在面对理想和工作的巨大差距时,需要补足的,就是真正掌握一整套广告营销干货方法。要知道即使是公司里面的前辈,也不是都具备“师父”的资格,就像前面所说:听懂了不代表会做了,会做了不一定能总结出一套经验方法,而经验方法会不会教给别人又是另一回事。
但是Dalson老师一定在研究“教”这回事,他要讲自己曾经极为受益的师徒制蔓延至整个广告圈,所以他打造了创意思考力,还发明了游戏课堂的方式去教授,所以同学们不再是自己埋头苦学,“学”不是结果,而是学完之后有没有通过思考和实践把这些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我有目标,但是我该如何实现它呢?
还有一类同学倒是很清晰,他早早地就树立了自己的目标,早早就下定决心,准备加入广告行业,但是他们可能看了很多的文章,看了很多的经验贴,还是对广告公司的工作内容一知半解。是不是学美术就可以当设计了?是不是爱写作就能当文案呢?是不是会聊天就可以胜任AE呢?其实这些疑问只要去实习就会有答案。
有些找实习的同学在面试时,唯一的问题就是能不能开出实习证明,实习对于他们的意义,只是补足学校最后要求的几个学分而已。事实上,对于即将毕业的同学们来说,实习期是学校和社会之间天然的过渡,如果认真对待,同学们将在毕业之前得到一个非常准确的就业参考。很多时候人们嘴上都说自己想学习,只要你真的抱着学习的心态,什么样的境况都会学习到的,更何况是好评率100%的创意思考力呢?你可能从来都没有吸收得这么快过。
在实习期间,同学们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行业的基本情况,了解现实岗位中的职责要求,尽快去验证这个行业与岗位和自己的预期是否相符。还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天赋所在,强项和短板又是什么,以便快速调整自己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方向,尽一切可能找到能让自己价值最大化的工作。不要盲目瞎想,Dalson老师的创意思考力不仅让你学方法,还是在你自己天赋的基础上,真正发挥出价值。
对于应届生来说,你还有一个优势:越早接触工作,试错成本就越低。试想,在商业社会中,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工资成本的增高,公司所要求员工付出的价值就更大,公司能容忍的犯错成本也几乎为零。但是应届生还可以在“人生实习期”大胆地尝试,即使错了,也有再次选择的机会。所以毕业季不是残酷的淘汰季,反而是为你开设了很多社会入门课,这些课程“水过去”,恐怕再也没有重修的机会了。
实习中学到了什么最重要
既然实习的试错成本非常低,同学们就要尽可能多的实习,尽可能多的掌握行业全貌。当你在公司实习接触到不同的方案时,你就会清晰地知道,广告不仅局限在广告短片、大字海报和视频宣传,定位、营销、推广、造势、带货……你总得了解个七七八八。还有同一个行业中那么多的岗位,设计不仅仅是操作Adobe全家桶,文案也不仅仅只写字、AE也不仅仅是和客户谈判……接到一个案子从头到尾都有哪些环节?每个岗位不同时期的任务又是什么?各个岗位之间又该怎么配合?面对任何一个工作,当你有了全局思维,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都会快速进步。
摆脱学生思维,学方法不如学思维。虽然实习生在公司是一种比较低的姿态,但这正是一个大量学习的好机会,你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工作上那些专业领域,职场上的处事方法,更重要的是学会一种思维。只有这样,在交代工作后不会着急去做,而是观察前辈们是怎么开始的,而他们又为什么要这样做?若是犯了错误,更能从中总结出经验,快速地更新在自己下一次的工作当中。
记住,在不可逆转的人生旅途中,早吃亏是福, 年纪轻轻失败的经验可以为之后的成功做积累。面对创意的工作,你还能永远保持好奇心,永远去发现新事物,每一项新的挑战加上年轻的资本,会爆发超乎想象的价值。
各位同学们:
如果你还在迷茫,就敞开心扉问问自己问题,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如果你工作对口,不要被稳定限制了思考,多多去发掘自己的热爱!
如果你已有目标,尽快地投入到实习当中,为了你的人生试用期奋斗!
你的一天只有24个小时,其中三分一甚至更多的时间都和工作在一起。如果人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自己不喜欢的,它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赚个养家糊口的钱,那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呢?
如果能用创意思考力转变思维,你想想24个小时真的已经够少了,每一分每一秒何必再去凑合?不论你处在什么年纪,工作的意义都应该是让你的人生充实而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