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朋友圈里面有一位研究生同学推荐了这本书《面纱》觉得名字很熟悉,往我的书柜上一看,原来是我闲置已久的一本书。昨天一口气看完了,这应该是继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一口气看完的第二本书。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故事的情节很简单,主人公因为面子等原因嫁给了男主,男主是一位智商很高但是极其不会表达自己感情的人,女主婚内出轨,本以为找到真爱,但是却发现出轨的男士是一个及其自私的人。男主是位研究细菌的科学家,在知道女主出轨后一开始并没有拆穿,而是想要通过自己的手段来报复,他的内心很高傲也深爱女主,想必关于单方面的爱情小说里面这段话做出了最好的描述“我知道你愚蠢、轻佻、头脑空虚,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的企图、你的理想,你势利,庸俗,然而我爱你。我知道你是个二流货色,然而我爱你。为了欣赏你所热衷的那些玩意我竭尽全力,为了向你展示我并非不是无知、庸俗、闲言碎语、愚蠢至极,我煞费苦心。”虽然男主对女主的这份爱让我备受感动,但是在爱情里面,她想要的是苹果你却给他梨的做法是最没有用的。单方面的爱情,单方面感情的付出从来都不是真正的爱情,当一个人爱另一个爱到极致的时候,就会想去成为他喜欢的那个人,但其实这样的爱情是违背自己的爱情,而纯正的爱一个人是没有理由的,不管变成什么样都会一如既往的爱你。
小说中间有一个转折,是男主通过自己的方式让女主看清楚其出轨对象的真面目,这段描写真的太生动,将一个女人的内心活动刻画地真实形象。最后,两个人一起去了霍乱发生地,读到最后,才知道男主起初是想杀了女主,但是没想到最后"死的却是是狗“,这句话是源自西方文坛诗者戈德史密斯《挽歌》当中的一出非常著名的典故。大意是好心人收留一条狗,后来人畜反目,狗发疯将人咬伤。大家都认为那个好心人会死掉,最终死的却是狗。
女主在霍乱地看到了修女对于孩子的爱,看到了生死的交替,看到了病中人们所受的苦难,心里觉得之前发生的事情太渺小,根本微不足道,开始慢慢的鄙视自己。小说多次从修女还有瓦丁顿的口中说出了”道“,“也就是路,和行路的人。道是一条世间万物都行走于上的永恒的路,它赐予万物行事的法则,然后任由它们自长自成。”还有修女口中的“安宁,仅仅存在于人们的灵魂里。至今,我并没有读懂这两句话真正的内涵,但在小说最后女主”她希望将女儿培养成一个无畏坦率的人,自谋出路,独立自主,不像从前的自己,为男人和地位而活。或许修道院院长才可称为真正的高尚,真正的高尚,方能引领人们走向“安宁之路”。或者这种安宁,是一种幸福的生活,道则是每个人的道路,他不依附于男人,而是走自己的路,对于人生有自己的选择和看法,将爱和责任合二为一这才是通往幸福的道路。
小说中,修女们远离自己的家乡,在霍乱地照顾孤儿,牺牲自己安逸的生活去追求他们认为更重要的东西,这是一种“大爱”,但又何尝不是自己选择的一种道路。女主的爱恨情仇,在这部小说里显得太微不足道,男主的恨与报复和他最后的去世也是一场“小爱”的爱情悲剧。一个女孩子,在拥有爱情之前,应该知晓“大爱”为何物,在懂得爱情之前,应当知“独立”为何物,在获得爱情之后应该知“责任”与其并存。可惜,女主最后还是没有爱上男主,即使男主曾给予了她最诚挚的爱。
小说的部分背景,让我想起了这次的“疫情”,“捐躯赴国难”感觉这是一种境界,在重大灾情面人,人性的善良和丑恶都在放大镜里面被量化,因为大家而牺牲的小家有很多,这是一种大爱的精神。在前线战斗的医生护士,选择了自己的“道”。因为在大爱上面显现出来的担当,才能懂得小爱应当由的责任。有时高尚的人格只是一瞬间的选择,自私是人的本性,小说里面女主出轨的对象只在自己的立场上想问题,不能说错,只能说这种“爱”自己,是一种自我保护,是权衡利弊后的选择,当然这是大多数人会做的事情。男主虽然知道女主背叛他,起初带女主去霍乱地只是想害死女主,但是中间很多情况都可以看出来,男主还是不想伤害她,反而从修女和瓦丁顿口中描述的男主是一位愿意奉献自己的一生和科学家。人,在磕磕碰碰之后才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如同女主一般,最后明白自己的错误,但是可惜还是无法爱上男主。只能说,世上很多事情,不能强求,做再多不是自己爱的,依旧是枉然。可每个人的“道"不同,寻求的“爱”自然也是不同的呀!
这是我第一次读毛姆的小说,故事内容情节虽然不太新颖,但是人物刻画的很鲜明,小说整体节奏把握的非常好,但总觉得读一遍还是领悟不出来具体的东西,值得看第二遍,好好理解在霍乱地发生的一切,对于人物心灵的冲击,带给女主以及读者内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