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没了,二婶带着三个半孩子煎熬的过日子,那半个孩子是我最小的堂哥,当时我家没养,总是有收养的,只是脾气如同我那二叔不济,模样也最像二叔。
老大英姐因为年长,最先经人介绍,去天津打工了,英姐小学一年级肄业,a、o、e都没认全。因为二叔下东北也没捞着什么营生,房子走之前也被卖掉,所以临时借助爷爷的老宅里,爷爷脾气也不好,本来接济困难的儿子,落得个子孝父贤,在夏天的一个晚上,不知因为什么,爷爷把二叔家的锅碗瓢盆都扔了出来,扔到河边,让二叔一家自生自灭。气的二叔哭着赌气负债买了现在的房子。而英姐因为家里条件困难,本来上学就晚,每天要干活还要上学,那时候九年义务教育还要交学杂费,书本费,种地还要交皇粮国税,念书成了巨大的负担,顶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英姐早早的辍学了,这也给她北上打工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不识字。
英姐比我大十岁,每次从天津回来会给我带好吃的,还会教导我要好好念书,她说她在天津因为不识字从来不敢出门,因为在大城市很容易迷路,勉强认识的数字能够帮助她确认好每个月自己的工资,大城市五颜六色,但她只能干打扫卫生和端盘子上菜的活,即便干了十几年最高的职位也就是保洁邻班。
后来英姐到了适婚的年龄,奶奶二婚后生的大姑给她介绍了一户人家,家里独子,也因为这家人是从南方来的,也算是独门。家里也不富裕,南方父母很善良,人也特别老实,女方提的要求都尽量满足。英姐和男方也聊的来,一来二去便成了婚,公婆人很好,当时有亲戚挑事,说都什么年头了,还有不给孩子单独立门户的,让老两口出去租房住,她公婆实在没办法两人修缮了西厢房,不到一个星期就搬了进去,把一排正屋都留作新房。没进家门的英姐也不好说什么,不过结婚后第一件事就是把老人都劝进了正房,告诉她们反正以后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就封年过节的,农忙的时候才回来,也住不了几天,让老人家踏实的住正屋,现在她进门了,一家人不要听外人说三道四的。老两口感激涕零,直言祖上显灵,给自己家找了个好儿媳,我倒是觉得她应该感谢的是我大姑。
再往后英姐和姐夫便一同去了天津谋生,姐夫当时在天津一家国企钢厂上班,两人租了房一年后家里条件好了,先把老家的屋子翻盖了一遍,再过来一年多,日子渐渐有了起色,便计划要了一个孩子,英姐把孩子带到三岁多,面临着上学问题,一咬牙和姐夫决定让孩子待在身边,托关系让孩子在天津本地上了幼儿园,一路上完小学。这期间日子一天好过一天,小外甥从幼儿园开始,英姐就弥补自己没念书的亏欠,到小外甥上了一年级的时候这种求知欲到达了顶峰,英姐和小外甥️一块学习。白天小外甥在学校认真学习,英姐努力上班,晚上小外甥化身为小老师,认真的教英姐学习他学过的内容,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英姐学会了拼音,认识了很多字,也用上了智能手机,工作上也有了突破,可以最一些销售的事,也可以去幼儿园做保育员。总之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到了我结婚那年,英姐又要了二胎,完美的凑成了“好”字,虽然幼年生活不幸,但上天总归待她不薄,现在房子车子票子都有了,儿女双全,孩子都随了她的善良好脾气,一家人在一起,离家又有
新家,结局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