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筹备期,不小心就过去了16天
船,总算定下来了。赞驴得水小组在定船上事情上,很勇敢很担当。
但接下来我想说的,基调很忧愁。
定船期间本可以平行开展的工作,并没有太多进展(谨代表圆子个人观点,无法看到其他组的活动,但从灯塔大群leak出来的迹象,还是很担忧的),正因为这种担忧,才有这篇随笔。
最害怕的就是眼前的事情越来越多了,可是精力值却开始抛物线掉落。
如果,一群叫着合弄制共创大会的人们
要等着船落定,再去开始下一件工作,最后会不会 反而不如传统的模式?至少项目经理手上的进度表,哪些事情平行做,哪些事情层级做,至少会有一个规划,有一个确定的预期。
如果,一群叫着合弄制共创大会的人们
想激发上船人的自发涌现精神,自己都不具备自发涌现的能力,又该如何?涌现力,不仅仅是一种心态,我想应该是合弄制最实在的能力。涌现力,需要足够的知识储备,自主性的推进,快速的学习能力,……。涌现力是表象,实际的支撑系统恰恰是坚实的能力。
如果,一群叫着合弄制共创大会的人们
撸起袖子后,看到的处处皆困难,谈到责任的时候,心里总有一个小角落,悄悄的告诉自己,我先背过身,最后肯定有人搞定的,吧?大家都在“等张力”才出手。而张力这个东西,恰恰是你多做一步,才会感觉到下一步的张力。如果什么都不做,其实团队很容易有一种“零”张力的假象。
1/31日,据说是150年来的最奇特的天文景观,20:52分月全食后,召集群里的小伙伴们开9:00夜会。满心欢喜以为是一次胜利的有产出的大会,但其实相当冷场。一如今晚的月亮,似乎进入全食状态了。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的石墨文档,全组7个人,过去这么多天,其实只有3个人有权限协作,其他人都只是在书记员写完总结后,匆匆看一眼就关掉了。没有加入协作者身份,意味着无法主动查看,也就是说除非翻看潮水一般的微信群聊,找到n天以前的链接,否则这篇石墨,和ta无关。
好在23:11月亮离开本影区,重新回来最明亮的状态,亮度比平常要高30%,我们的晴朗团队,也在晚十一点左右的时候,每个人都加入石墨成为了协作者,微信群的讨论也活跃了,自主性又回来了,貌似还通过了一两个小小的动议。
事情总有起伏,希望这是一个漂亮的S curve。
因为,目之所及之处,如果灯塔三号这群人都不能成功共创一场大会,我觉得合弄制,离极有可能成功的路,还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