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可以看到有这样一个现状:受农村地区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的制约,很多家庭选择了将自己的了女送往附近的城区学校上学,就如一条条小溪流,不停地汇入大海,致使农村小学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小,变成了“麻雀学校”;城区学校规模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一些超大规模的“航母学校”。在逐渐缩小中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就如一个个大海中的小舢板,在涌向城区的大潮中摇摇欲坠,不断扩大的城区学校却远远超出了它的承载能力。而这种情形还在不断加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也造就了很多的教育问题,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分析。
农村学生向城区流动造成了师资更加匮乏。
在谈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看看农村小学的现状:通常农村学校的教师属于结构性短缺,什么意思呢?我们拿一个农村小学来举例,某所小学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设一个班,共有6个班,每班平均按15名学生计,全校就有90名学生,由10名左右的教师来任教,实际上有些学校可能只有7、8名教师或者更少,我们姑且按10名教师来计算。那么,看似每名教师只教9名左右的学生,可是按班级课头来计算,每一个班都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音乐、体育、美术等8门以上的课程。也就是说,全学校6个年级就有48门课程。平均安排给这10名老师,每人就需要承担近5门课程,这样的话教师是根本兼任不过来的。
那怎么办呢?通常的做法是分别把全校6个年级的音乐、体育、美术合成一节课,一起来上。这样以来48门课就变了33门课,平均下来每名老师大约只需承担3门课程。而语文、数学这样的基础课程是需要优先来考虑的,英语、科学、道德、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就只能作为兼任科目来搭配工作量。那么,从教师任课专业结构上来说是非常短缺的。
再从课程、课时工作量上来看,6个班按每班每日6节课来计算,共有36节课,平均安排给10名老师,每人每天至少要上3至4节课,也就是说在每日的工作中每名教师从早到晚除了上课之外也只有2至3节课的空余时间,同时还要写教案、批作业、完成临时性的其他工作,更不要提还有各式各样的活动、文件需要落实,所以农村教师从工作量上来说任务也是比较繁重的,人数也是非常短缺的。
我们再看城区学校,在那么多学生涌入之后,也得安排老师来教吧!那么,我们以城区学校按45人去设置班额,每两个班配一名语文、数学、英语教师,每6个平行班配一名科学、道德、音乐、美术、体育老师来举例。那么,每增加两个班,至少需要增加3名教师,每增加6个班至少需要增加14名教师。我们假设城区小学周边有6所前面提到的那种规模的农村小学,每个农村小学每个年级每年向城区流入8名学生,那么城区学校每个年级每年就会增加48名学生,也就是1个班,6个年级就是6个班。那么每年城区小学教师的差额就是14名教师。而在实际当中,一所城区小学的周边何止6所村小,每年流入城区小学的也是一个更为庞大的数字。那么教师从哪来?其一就是要从村小里面调入。其二就是新教师录入了。
可是将农村小学的老师抽入城小任教也是不现实的。我们再沿用上面的例子,如果城区小学从周边6所农村小学每校抽调2至3名教师来满足14名教师的缺口,那么再来看周边的村小会怎么样。首先,每个年级向城区小学流入8名学生后,仅剩7名,全校也将从90名学生锐减至42名,教师也因调走2人从10人变成8人或者更少。可课程量呢,依然是那么多,它不可能因为哪个班少了8名学生就会减少1门课程,6个年级还在,课程量也没有变,可教师所承担的课程却从每人3门课变成了4门甚至是更多,而且还不能有请病假、产假的教师。6个年级七八名老师已经到了农村学校师资的极限,再少就无法保证正常运转。
而城区学校呢,学生从四面八方汇集于此,教师并不能简单地从农村学校里面抽调上来,造了城区学校师资短缺,班级越来越大,苦于教师短缺,大班额不能完全消除,教师工作量大,苦不堪言。所以,学生向城区小学流动造成师资就像变小了的被角,盖了这边那边就露出来了,盖了那边这边又露了。
第二种途径就是招录大学生从教,补充教师队伍,但这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且受地方财政能力所制约。我们知道,从大学生到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有严苛的准入制度,让优秀的人才进入教育系统,而我国每年师范类院校输出量有限,并且有一部分还并不具备教师资格。再加之偏远农村地区吸引力不足,部分优质师范院校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地区担任教师工作,能马上进入教育系统独当一面的就少之又少。而且因地方财力的限制,也不能一下子大量扩允教师队伍,新录入教师的培养也需要一段时间和过程,所以目前师资匮乏、青黄不接的局面尚难改变。
农村学生向城区流动造成了农村校舍资源空置和城区校舍资源短缺。
农村小学因学生流失,办学规模校越来越小,我们经常可见有些“麻雀学校”校舍崭新,而全校师生合起来也仅十几二十名。校舍富足却没有学生,造成了大量农村校舍资源空置浪费。而城区学校因学生不断增加而造成了校舍严重短缺。很多学校容纳不了那么多学生,已经达到极限,却每年还有源源不断的农村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挤入城区小学就读,使城区小学校舍资源极度短缺,无力承载。于是这就可见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农村小学建设规格越来越高,像一座座花园一样,里面却只有十多名学生和几名老师,而城区学校室内设施落后却学生爆满。
农村学生向城区流动造就了天价“学区房”和“择校热”。
鉴于城区学校容纳不了那么多学生,教师短缺、校舍短缺的问题,城区不得不通过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来限制区域外的学生流入,无形中将学生入学资格和热炒的房产两个互不相干的事物捆绑到了一起,就像干柴烈火般一点即燃。“学区房”成了天价房的代名词,家长一方面连连叫苦,另一方面又陷入了“择校热”。两头夹击之下把所有的矛头全部对准了学校,恨不能把所有的火全部撒在学校和老师的身上。而学校看着家长着急也只能摊开双手无能为力地看着,我倒是想收,能收得了吗?
学生向城区流动使师资交流措施变得“鸡肋”
为解决“学区房”和“择校热”的问题,很多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把城区的“优秀教师”我们暂且称为“优秀教师”,他们只是比农村教师获奖机会多一些,头上顶的光环多一些而已,让这些教师向农村小学交流,以期达到学生随教师回流到农村上学,以期解决这些矛盾。可矛盾真的能解决吗?我们发现,学生和家长并不会因“名师”的流动而向回流动,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家长都不傻,他们知道那些所谓的“优秀教师”头上的光环并不会使他们比农村教师强了多少,有些甚至是不如农村教师敬业和教学能力强的。所以这个措施在家长们看来显得是多么苍白和鸡肋,依然毫不动摇地将孩子想尽一切办法送入城区学校读书。
学生向城区流动使不断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变得投入大回报小。
为了留住农村学生在家门口就读,很多地区不断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投入,希望以农村学校更好的办学条件留住农村学生,不再向城区拥挤。可有用吗?家长们看中的不仅仅是城区学校教学资源优势,他们更看重的是城区学校的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和地理环境,一方面城区家长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普遍比较高,其孩子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都比较强,可以给自己孩子很好的人文环境影响。而农村学校家长素质和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其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较差,家长担心受到不良影响对自己孩子发展不利。另一方面,农村地理位置偏僻,受经济环境制约,很多家长留在农村带孩子上学也就意味着除种地外再无其他收入,而在附近城区打工不但可以增加收入,家里的农活也不耽误,还能给孩子上学创造良好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见多识广。这也就是大家所公认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况且“孟母三迁”在家长们的心中也已根深蒂固。这样以来使得不断向农村学校的投入变成有去无回,投入大,回报却微乎其微。
总之,农村学生向城区流动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这种生源流动所造成的问题却愈发突出,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才是促使教育向公平、均衡、平稳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