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听英语音频只听朗读版和歌唱版,从来不拷贝只有音乐的哪一版。最近陈小冠老是自我哼唱Child's Play中的儿歌,我就有把书找出来,音频拷贝到播放器里,在百度云里面还找到了视频,资源太丰富了,就随机播放。孩子已经能跟着音乐节奏大声歌唱了,才明白音乐版可以很好的诱发孩子输出。后知后觉如我。
这两套洞洞书,是廖彩杏和吴敏兰老师推荐书单里面的重合部分,一共18本,大部分我们都一起玩儿过了,陈小冠能做到可理解性输入,这次输出有音乐的魅力诱导,但也是输入到输出的必然。
每走一个阶段孩子都会给我一些反馈,让我发现他的成绩以及找到下一步的目标。因材施教,意味着我们要自我了解自己的孩子,别人帮不了你。
昨天聊天,一个朋友给我说他的反思:在一个群里面碰见两个老师吵架,说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的人物了,都是为人师表的,为什么还会做这些事情?还说到,他们教孩子的知识都是他们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步入社会后很少学习,也没有自我要求,多么可怕,那可是输灌给你家孩子的知识啊!想我们这么活到老学到老人很少的!
是啊,我们知道自己的优点在哪里,不妄自菲薄,不沾沾自喜,和孩子一起成长!
昨天读了《鲍比如何说,妈妈才会听》,从寒假开始到现在,陈小冠很少翻看家里的绘本了,自己看到最多的是漫画书,让我读给他听的是章节书了。
这个过程是慢慢发展的,孩子马上要一年级了很快就会认字实现自我阅读了,不知道到时候还喜欢我朗读不?
目前,总是要求一口气读完,我每次都提“要求”,想听就要用自己的劳动成果来交换,昨晚教我读了四本海尼曼,孩子的听力单词量真的很大了,我还是不敢给他尝试英文章节书,是因为我发现自己控制不了。是我的高度不行啊。
外力如何借鉴?目前只是找到书来听,听书习惯很强大。
孩子知道我会读中文,英文想知道就的听。这套绘本故事我们也听完了,我放音频,陈小冠翻书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