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本书都有一个使命,《跃迁》这本书的使命,就是一个人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走入社会教育,成为走入职场、成为高手的思维修炼教育。
一、高手的暗箱
高手的暗箱里有什么呢?有的人有超能力,与生俱来一些天赋,然后慢慢修炼成专家;有的人另有秘密技术,比如看并研究很多公众号,久而久之,搜商就特别好。如果你不会搜索技术就不容易找到好的答案,而这就是与高手的差异之处——暗箱。
人类大脑是持续地外包,持续地外包不重要的东西,而抓住最核心的东西。电脑外包了处理能力,短视频可以承包一些美景美食,好像我们拥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但是有一些核心的东西应该抓住,比如说创作力、想象力、整合能力、情感表达能力。
二、高手的战略
这本书不是一本简单教成功的书,而是从战略层面、从宏观角度,认识怎样成为一个出众的人。书中讲到一个核心战略就是要抢占头部。
普遍的个人成长战略,是强调要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兴趣、能力、价值观以及持续努力、刻意练习等。这些固然重要,不过职业生涯有一个现象,同样优秀的人在不同的赛道收益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说买房子,分别在深圳蛇口和沙井,同样的结构、同样的大小、同样的质量,房价却差别很大,所以,如果一个人有清晰的方向就去努力投入和实现,如果没有清晰的方向可以优先考虑进入当时竞争大的平台,因为人的优势容易在竞争中展现出来。
进入一个领域,首先对自己要有大概的预判,比如对人对事感兴趣的可能是做管理比较好;对人对概念比较感兴趣的,可能做内容产品和知识传播比较好;对事对概念比较感兴趣的,可能做研究比较好。
三、联机学习
怎么才能够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这是一个用答案换答案的时代,听别人的想法以后再加以整合,知识储备越来越多广深,会更容易上一个层次。
四、破局思维
我们很多人生活在一个局里,但是身处其中却不易觉察。《贫穷的本质》书中介绍说花了70多亿帮助一些人,最后发现没有用,因为这些人把钱拿回来马上投入到消费系统里,没有破局就不会有根本的改变。
破局前识局,先觉察自己是否进入了负循环,找最关键的链条将其打断。比如每天忙忙碌碌脚不沾地,这时候储蓄时间特别重要,可以从刷短视频的时间或者一些相对可控的时间里,每天拿一小时做出改变,读书、打坐、冥想等,都是一个可以把局先打断的过程。打断以后接一个新的好链条,学习想提升的内容。识局是能够跳出局的前提。
识局后破局。看问题很透彻是怎么培养的?重点是有一个思考框架。一般事情可分为几层:第一是现象层,比如某个企业家要发展新零售,我表示担心,这是现象;第二是规律层,新零售以前有没有开过,是什么节奏,这有规律可循;第三是心智层,一个人如何看待规律;第四是底层价值观。举了例子:小卖部今天打折这叫现象。常年观察发现每周三下午打折,而且打折的就是那几款商品,这叫规律。为什么老板选择在周三而不是周四打折,为什么是这几款而不是那几款商品打折,他是如何看待打折和整体销售的关系,这是心智。在心智最底层的是价值观,作为一个精英老板,最看重的到底是什么。当具备了这样的思考层次,就能够把问题看得很透彻,看得很透彻就能识局破局。
破局故事:有一个病人抑郁自卑,自卑的原因是牙缝很大。病人自己描述说牙缝大到可以看到喉咙,所以她说话时候经常捂着嘴,很拘谨。医生对病人说,“现在你都准备死了,咱死前不如嗨一把?”病人说可以。医生说“我就教你一招,你回去练一件事,含一口水,然后把水从牙缝里面呲,看你能呲多远。”病人觉得可以试试,就开始练,练完一米练两米。医生说“行了,现在你要练精准度,你要呲到镜子里面自己脸上去,然后指哪打哪。”病人不知道到底为什么这么做,但是觉得挺好玩的,就照做。(其实这个时候,治疗已经发生。因为这个牙缝一直压抑病人,牙缝在控制人,但呲水这一瞬间她至少控制牙缝做了一件让自己很有自尊的事情。其实人所谓的自尊,就是我是控制这个世界还是世界控制我。)后来交流多了,医生发现这个病人喜欢一个男生但是不敢表白。医生说“你不是喜欢一个男生嘛,等会那个男生过来接咖啡的时候,你就冲过去朝他脸上呲水。”于是,病人用她练了将近两个月的呲水,对着男生脸就呲了一脸水,然后那个男的懵了,女生感觉丢脸捂着脸就跑。后来,男生开始约女生喝咖啡。六年以后,医生重新回到这个城市讲学时,有人敲门,医生一开门就被人呲了一脸水。他发现一个有大牙缝的小女孩站门口,小女孩就是那个女生和被他呲水的老公的女儿。
五、内在修炼
一个人可以了解跃迁所有技术,但推动跃迁的关键动力,是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成功是有限游戏,成长是无限游戏;项目是有限游戏,事业是无限游戏;生命是有限游戏,意义是无限游戏。所谓的超然,就是在每个有限游戏里深深投入,但依然有跳出无限游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