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前两次的课,我们知道了权力的构成,也知道了管理者想要升级为领导者更需要拥有超越岗位权力的影响力,那么优秀的领导者是不是也有一些异于常人的突出特质呢?这次的课老师主要围绕领导者的特质关联性来展开。
根据老师讲授,关于领导人特质的研究产不多有100多年的时间了,通过研究的不断更新迭代,研究者发现优秀的领导者相互之间的个人特质种类繁多,差异极大,个人特质与成功领导者之间的关联度不是很高,但是在此之中,有一小部分的特质还是存在共性的,权威学者总结了6个方面22项特质,认为这些是支撑优秀领导者获得成功的个性特征。老师取其精华,总结为16个字:
“自信乐观、诚实正直、自我驱动、勇于担责”
这次的课老师将为我们讲透“勇于担责”这一点,要实现勇于担责,我们首先应该知道什么是担责。
担责是什么?
在我们的第一印象中,承担责任不就是接受他人给予的任务、托付或是承担行动导致的结果吗?“扛”这个动词很好的诠释了担责这个概念。
为了告诉我们担责的真正含义,老师向我们讲述了杜鲁门的担责力的事例,杜鲁门于1945年接任美国总统,此时全球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来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杜鲁门作为美国政府代表做出决策,选择向日本的长崎和广岛投掷了两颗原子弹,与此同时日本也死了几十万的平民,面对原子弹的杀伤力,杜鲁门作为决策人背负了很多的指责和骂名,但是在历史关头,在各种利弊权衡下,为了减少因为战争的持续而造成的更多人的伤亡,杜鲁门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担责的历史感。
根据上面的事例,我们往深一步想,担责有时候不只是一种承担的态度,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决心和方法,杜鲁门的担责力让第二次世界大战得到了尽快结束,让人们恢复了和平的生活。对此,老师也给我们解析了勇于担责的深度含义:
第一层,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是要对最后的结果负责,这是态度方面的要求;
第二层,瞄着预定目标的过程中,担责人需要全力以赴,尽最大努力向目标靠近,这是对于行动的要求;
第三层,行动过程中受挫,需要调整心态,通过自我的驱动,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的进取,这是对于意识到要求。
为了帮助我们理解贯彻上述“勇于担当”的三层含义,老师让我们可以学习《人民的名义》中的达康书记的担责句式:
1、面对上级,他这么说:“沙书记,这事我有责任,我认为下一步应该。。。。。。”
2、面对下级,他这么说:“现在不是谈责任的时候,现在到底什么情况,你们都采取了什么办法?”
我觉得这些句式其实也是一种引导性的思维方式,能帮助我们尽快进入解决问题的思路中去,让我们勇于担责的时候是对于结果负责,而不是简单的扛下责任。
如何培育担责文化
管理者有了担责意识后,如何把这种意识进行扩散,让更多的组织成员浸染在这种氛围中,培育担责力,激发进取心,对此,老师给出了几条简化清单。
1、搭班子方面要找有进取心的人来担任骨干,在充分调动这些人在工作中的参与意识,有了参与意识,在进取心的驱动下,这些人慢慢就有了深层的担责意识。
2、管理者需要深入到运营层面,为担责意识发挥榜样示范。
3、指导”担责“执行方式,面对问题,正视问题,通过榜样示范帮助团队成员规避本能性的推脱责任;分析问题,找到相关影响因素,探索走出现有问题困境;拓展思路,懂得借用各方资源,合力突破,勇于尝试。
勇于担责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应该是一种有思路的行动,有目标的结果。
课中一些启发性的句子
1、也许你在直觉上,觉得“勇于担责”,就是敢于承担责任,有事就自己扛起来,表现出一种应有的担当,这种想法不全对,因为简单地把责任扛到自己的肩头,这是一种悲剧性的“担责观”。
2、担责不是简单地把责任扛到自己肩上,而是扛那个结果。
3、在中国的企业里,不存在独立于老板个人风格的企业文化,公司文化就是“老板文化”。所以,领导者在自己意识到了“勇于担责”这个概念之后,就要通过一系列手段把这个概念变成组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