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卫国宫廷中人尽皆知的丑事

    墙有茨   
诗经·鄘风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茨[cí]:蒺藜[jí lí],一种草本植物;

冓[gòu]:宫室的深幽处;

襄:同“攘”,除去。

全诗在一唱三叹之中,每章开头采用起兴的手法,描述宫墙上长的蒺藜不可扫、不可除、不可捆,是无法清扫和除去的。用以暗示宫廷之中不可道、不可详、不可读的丑事也是无法掩盖的。

言之丑、言之长、言之辱,诗中虽没有明说,但这件宫闱之中的丑事在当时也已人尽皆知。所以用丑、长、辱来描述更妙,显露出对于这件事的讥讽之意。

  这件事指的是什么?

初,惠公之即位也少,齐人使昭伯烝于宣姜,不可,强之。——《左传·闵公二年》

烝[zhēng]:指娶父亲的妻妾及兄长的妻妾

看到这大家应该明了大概发生了什么事。

具体而言,就要从因公子伋、寿之死得利的公子朔说起。二位公子死后,卫宣公没过多久也接着去世了。公子朔则即位为卫惠公。

卫昭伯(公子顽)则是卫惠公同父异母的表兄弟,即是卫宣公与庶母夷姜所生的儿子。

卫惠公因得位不正,不得民心,所以在其舅舅齐襄公(其母宣姜的哥哥)的建议下,让卫昭伯娶了其母宣姜为妻。卫昭伯不肯,但受他们强迫,也无法反抗。

所以看到这相当于在卫惠公同其舅的逼迫下,卫昭伯娶了其庶母宣姜为妻。

因此,这一宫廷乱伦丑事闹得妇孺皆知,世人作诗以嘲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