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局部介绍部分

<局外人>这部被视为现代文学经典的小说,对"阿尔贝.加缪"这位曾被有些人称为'现代派文学'大师的作品,如此进行社会学的分析评论,是否有'落后过时'之嫌?

近年来,由于当代欧美文论大量被引入,各种主义、各种流派的文学评论方法令人趋之若鹜,成为时髦,致使高谈阔论、玄而又玄、新词、新术语满篇皆是,但却不知所云的宏文遍地开花,倒是哪种实实在在进行分析的社会学批评方法已大为无地自容了.笔者无异于对各家兵刃做一番"华山论剑",妄断何种批评方法为优为尊,仅仅想在这里指出,<局外人>的作者加缪是一位社会化的作家,甚至他本人就是一位热忱的社会活动家,仅从他写作的<局外人>前几年的经历就可以明显看出。

1933年,法西斯势力在德国开始得势,刚进阿尔及尔大学不久的加缪就参加了由俩位著名左倾作家亨利·巴比塞罗曼·罗兰组织的阿姆斯特丹------布莱耶尔反法西斯运动。次年年底,他加入了共产党,他分担的任务是在穆斯林之中做宣传工作.虽然他于1935年离党,后来又于1936年创建了左倾的团体"文化之家'与'劳动剧团",并写作了反暴政的剧本<阿斯图里起义>。1938年他又创办了<海岸>杂志,并担任<阿尔及尔共和报>的记者,其活动遍及文学艺术、社会生活与政治新闻等各领域。不久后,他又转往<共和晚报>任主编,在报社任职期间,他曾经撰写过多篇揭示社会现实、抨击时政与法律不公的文章。

<局外人>之所以以短篇幅而成为大杰作,小规模而具有重分量,不仅因为它独特的切入角度与简洁有力的笔触表现出了十分尖锐的社会现实问题,而且因为其中独特的精神情调、沉郁的感情、深邃的哲理传达出了十分丰富的人性内容,而处于这一切的中心地位的,就是感受者、承受者默尔索这个人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