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配套练习
一、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表现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甘愿牺牲自己,培植新生力量的高尚品质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阐明世上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二、理解诗歌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______ 白日斜_________”和“______吟鞭东指_________”两幅实景,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
2.品读诗文,补全下表中的批注内容。
归类摘抄 批注
诗句 修辞 内容 主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已亥杂诗》) (1)比喻 (2)纷纷飘落的花并不是没有感情的,它即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 (3)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的坚定信念及其无私奉献的精神。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对偶 青山接着青山,水路往复回环,小路曲折,对偶像是陷入绝境,却忽然在转弯处看到另一个美妙去处。 表达作者对山西村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蕴含着“人处于困境中,只要坚持不懈,就有可能绝处逢生”的哲理。
3.诗歌的一、二两句中以“__白日斜 __”和“____天涯___”来烘托离愁。
【解析】这句诗里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浩荡”本指水势浩大,在这里喻“愁”;诗人为了衬托离愁,特别把离京时间选在了傍晚,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天涯是指诗人家乡——杭州,因此,作者运用烘托映衬的手法表达内心感情。
4.这首诗寓理于景,借物抒情,抒写了诗人___辞官南归 __时的离愁和表达_立志报国___的政治抱负,诗人将政治理想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立意高远。
5.请任选角度赏析第三、四句。
示例一: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示例二:诗歌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落红”和 “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6.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这首诗中,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两个画面互为映衬。
B.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爱国英雄气概。
C.诗的后两句展开联想,用比喻的手法,借“落花”自喻,自然而朴实。
D.全诗写诗人离开京城时的感受,巧用对比,形象贴切,构思极为精妙。
【解析】诗的前两句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 “落红”喻辞官,“ 春泥喻平民百姓,“花” 喻朝廷)“ 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诗人的一腔爱国热忱。花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 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故选D。
7.本诗最后两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比喻。标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
三、对比阅读
北陂杏花 己亥杂诗
(北宋)王安石 (清代)龚自珍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诗人以池边的杏花自况,即使吹作雪,也远胜路边杏花__碾成尘____的厄运。(选取诗中词语作答)
2.这两首诗借落花各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情操?
《北陂杏花》通过赞扬杏花娇媚高洁之美,表达了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陷身污浊的崇高精神。
《己亥杂诗》借落花隐喻诗人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形象贴切地展示诗人为国效力的献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