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妈和我爸都是过着几乎每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时不时打一架的日子。所有人都劝她离开。
小学的时候,她说我们还小,不想让我们成为有父无母、孤苦伶仃的孩子,却时不时跟我们说她又被打了;我们出来工作后,她说希望看到我们成家,到时候趁着帮忙带孩子不和爸爸一起住就好了,却逢人就抱怨老爸的种种不是;爸爸中风以后,我们跟她说,她可以不用照顾老爸的,我们请人就好,她说,何必浪费那个钱,两个人就这样天天在那互相掐架彼此折磨。
曾经,我以为她千般被虐,却依然和爸爸生活在一起,是因为我们的存在让她不舍,是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让她学会了隐忍,是因为社会舆论压力让她担心被非议,是因为想到晚年孤独凄凉的场景让她害怕……
被爸爸说是“打都不会走的人”;被身边的亲戚朋友说是“贱骨头,自找的”,我也一直觉得奇怪,她怎么就是不离开?后来,我也以为她这是习得性受虐,这样的生活模式她已经形成习惯,习惯一旦形成,不会轻易改变,因为大脑不喜欢改变,那太痛苦,比起长期被打都痛苦,所以,即使她觉得很痛苦,但不管大家怎么劝说,她终究不会离开。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她此趟来人世间的人生剧本,剧本如此写,她唯有如此演。她觉得自己就是没有把握自己命运的能力,她觉得自己就是不能好起来,她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她很苦,很苦,你们都要来同情我,她如果好起来了,就不能苛责其他人了,就不能继续受害了,这不可以啊。
如今,我终于明白了为何别人的规劝于她都无效,我们彼此都只是彼此剧本里配合彼此演出这场人生大戏里的一个演员而已。过往的经验已经告诉我,规劝无用,多陪陪她,倾听她,她喜欢买衣服就给她多买两件,她喜欢钱就多给她钱就好。我尊重你的选择和决定,其他的大道理无需多讲!
曾经在某次助教会上,黄老师问我,你觉得你听得进别人建议的概率是多少?我想了一下回答大概有50%吧,黄老师笑了,说道:你但凡能听进别人1%的建议,你现在就已经是圣人了,也就换成是我向你请教了。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留意自己/他人在听取别人意见后的反应,发现真的是很少人会真正采纳别人的意见或建议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取向,每个人从自己的人生经验出发,不会轻易采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的,因为一旦那么做了就意味着对自己曾经的否定,谁愿意承认自己曾经是错的、是不够聪明的呢?
所以,自那以后,曾经好为人师的我,慢慢的尽可能只做分享,不做建议。毕竟给出建议别人又不采纳的感觉还是很不好受的。渐渐的,我发现,我越来越平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