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高中,从家长到老师每个人对早恋问题如临大敌。但是越是禁止,孩子们越是好奇,但若被发现大人们的反应往往是很激烈的。我见过由于姑娘和小伙子处对象,而被老师将双方家长都叫过来,一帮大人把两个孩子堵在在教学楼门口教训的;也见过当地下恋情被偶尔来接儿子的母亲撞破,而该母亲二话不说直接扇了小伙子两巴掌并且指桑骂槐的。当时我心里想的,便是早恋到底是一个多么严重的过错能让大人们如此歇斯底里。
早恋是指在上大学之前谈恋爱,虽然只是一个形容词,但是在我看来,这个词被造出来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一个人在刚来到这个世界的便有了对其他人产生感情的能力,无论是亲情还是爱情。我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你们小孩懂什么啊。”其实小孩子由于人生经历少,可能有些事情是看的很浅显,但是对于自己内心情感的问题,至少是对某个人喜不喜欢,还是很明白的。而且这份感情没有被世俗污染,是一份只基于这个人本身的很单纯的感情。而大人们,是不能也没有权利去给小孩子能不能喜欢他人去限定一个年龄范围的。我觉得大人们把早恋妖魔化的原因虽然一方面是把孩子想的太简单了,而重要的另一方面是他们用他们的思想把他们所谓的早恋想得太肮脏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我们长得越大,经历的越多,对待感情想的越复杂。在我们选择一个人是否能成为我们的另一半的时候,哪怕只是谈个恋爱,除了这个人本身的条件,我们还会考虑对方的家庭环境、经济状况甚至还有周围人的看法,如果哪怕有一条不符合,我们都会很难选择和对方在一起,总的来说就是顾虑太多。其实在大学我们就已经开始考虑这么多了,但在高中或者再之前,喜欢就是喜欢,就是喜欢对方这个人,而不会去考虑其他方面。
我问过我的父母,为什么大学之前不让谈恋爱。他们的观点是高中还太小,到大学就成熟了。但是高中和大学明明只差了一个暑假三个月的距离,对于思想和心态上的改变能有多少呢。而且就我自己来说,我的三观在高中就已经养成了,不要说高考后的假期对我有什么改变,就连三年的大学生活也并没有改变我什么本质。唯一的改变就是,想的越来越多,对这个社会的看法越来越不一样,对待某些人某些事的的想法和态度也有所改变,我想,这就是他们口中的慢慢变成熟吧。可随之而来的,便是越难越喜欢上一个人了,总是顾虑与想法太多。
为啥叨逼叨这么一篇废话呢,因为刚开学的我已经是大三下啦,我的大学生活已经马上要结束了,可是我这三年来真的没有真心喜欢上一个人。但是咧,我高中的时候曾经很喜欢很喜欢一个男孩子,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没成(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我丑),我还是很怀念那段日子的。并不是怀念当时那个男孩子,而是怀念我自己对他的那份心意,那份喜欢的的感觉,毕竟从那以后我就再也没体会过那种强烈的感觉了。那段青春期的粉红色心情已经变成了我内心中超级美好的一段回忆,每当想起来都会少女心爆炸,简直跟青春言情小说一样一样的呢。所以我认为被定义为早恋阶段的那段时间是我们一生中最青涩最美好的一段时间了,朦胧又甜蜜,我们再也不可能体会到了。当怀着我这种心情的人越来越多,以后早恋问题应该就不是问题了吧。
所谓大人,所谓早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