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间日记很快要更新到100篇了,这是我和自己的约定,很期待看到更好的自己。
写日记的初衷是改变对人生未知的迷茫,对个人能力的不确定。希望找到一种方法,去寻找心中更好的自己。现在看来,的确是找对了方法,尽管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在纠结与挣扎,看到此刻无比坚定的内心,如久病不愈的病人一般稍微的松了口气,眉头微微舒展。
昨日重读《不持有的生活》,本是打算找点对付繁重家务的灵感,却突然发现除了断舍离,扔东西之外的一大亮点,想不到我们常问自己的问题:“为什么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为什么我总是三分钟热度?”答案作者早就发现,并告知我们了。
减肥和极简生活是一样的,只要进入的小于输出的,体重自然降低,物品自然减少。可为什么道理如此简单,能做到却很难呢?其实所谓的三分钟热度,不过是做事情用力过猛,发现一种美食,就要一口吃个胖子,突然来了想减肥的兴致,就连续几天没完没了的锻炼,直到把那点可怜的意志力都磨没了,减肥的事便也作罢。最好的方式是每天做一点,慢慢的开始,看似好像是用毅力去坚持一件事,实际是在培养一种习惯,也就是作者说的问题的关键是只有改变了生活方式,才能改变目前的生存状态。我们之所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归根结底是很少人原因改变旧有的生活模式,去形成一种新的习惯。那些能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一件事情的人,靠的不是毅力,而是习惯。
那么即便你有心去养成一个习惯,为什么还是屡屡失败呢?作者的答案是,如果你一段时间只培养一个习惯很容易就能形成,但是同一时段培养多种习惯才是我们的常态。刚有了早起的习惯,就忙不迭的去培养写作习惯,刚坚持写了几天,又去培养健身的习惯,我们总是想要的太多,又觉得时间不够,急吼吼的跑来跑去,每件事情能分到的时间都少的可怜,没有经过时间的洗礼,任何事情都是经不起考验的,没几天,刚刚养成的习惯又被打回原形,还是相信那句老话,慢慢来,会比较快。
最近在慢慢的整理家,也慢慢的整理思绪,未来的路逐渐变得清晰。考研是必须提上日程的事情,英语翻译专业同时涉及了我的英语专业,和我的写作爱好,的确是最适合我的道路。如何能在此路上走得深远,还是养成习惯。
接下来的一年,分阶段,养成三个对我的未来有帮助的习惯:
首先,早起的习惯,培养习惯也需要分层递进,由易到难,目前的生物钟是七点起床,可以每阶段半个小时向前提,直到可以做到每日五点起床。历时一年,去培养这个对我一生都至关重要的习惯。
其次,写作的习惯,从前我坚持写过一段时间的千字文,痛苦不堪,放弃后至今不敢再坚持,日更是件很磨损灵气的事情,但是想成为作家,每天写作是再基础不过的功课,或许可以适当的减少难度,起初每日写,不限字数,到后期再逐渐加入字数的限制,重点是养成每日都能写的习惯。
最后,作为一个要考英语专业的人,背单词也算是基本功了。读大学时的院长四十多岁,每天仍然坚持被单词,但是由于不喜此人人品,便没当回事,现在想来,每个人的成就都离不开一个很小,但是很受用的习惯。每天背单词,还是不求多,每天五个就好。
八月末,要开学了,愿我在人生的大学堂里,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