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往外瞅了瞅,阴天,没下雨,心里顿时失望又不失望。失望的是爷爷曾说过:清明下雨代表这一年风调雨顺,不下雨则庄稼年成不好。不失望是因为不下雨出行方便。
一提到清明节,大多数人脑子里会马上想到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儿时不懂诗意,只觉得诗写的好。长大了才知晓其中的情感。有人说纷纷的雨是世人情感的化生,也有人说纷纷的雨是祖先对后辈的恩赐。无论是何种,无一不是寄托着爱与情。
第一次接触清明节这个字眼是七岁那年,爸爸一大早喊醒我们去找旗帜(旗布上绣着各种舞动的龙),村里有人特意敲锣打鼓的在门前经过提醒要去祠堂集合。
等我扛着旗子一口气跑到祠堂口的时候,惊讶的发现许多小伙伴早已在这玩开了,大家正在比着谁的旗帜最好看,别提多开心了。因为农村的封建思想,很多时候女孩子是不被允许参加一些大型活动的。
我们这边的习俗是需要两个人抬着礼箱,几个人负责放鞭炮,另外几个人负责烧钱纸(给祖先的),剩下的就是负责插花,而我们这一帮小屁孩只需跟着敲锣打鼓的人后面举着旗子就好了。
不免想到小学老师每次都会在清明节放假的前一天让我们写清明节的感受,然后放完假回来,老师看完我们的作业就会狠狠的批斗一番:让你们写清明节,都是写的什么东西,明明是感伤的事,全都写成了开心的事,都给我拿回去重写……
我不明白那时候的老师都是怎么想的,为什么非要用成年人的思想来要求那群还不懂事(理解)的孩子写那些违心的话,所以孩子气的我们总是把作业写的很糟糕,离老师的要求差了十万八千里。
后来啊,父母渐渐老去,我们渐渐长大,当年那些在家门口敲锣打鼓喊集合的老叟已经去了远方,而那些儿时的伙伴帅的帅,残的残,当然也新增了许多稚嫩的面孔。
我是一个比较念旧的人,所以按往年一样参加了清明活动,只是我不能再像儿时一样扛着旗帜了跑了,不然要吓坏那些小朋友,可惜等我到了祠堂口也没看到有小朋友举着旗杆的,他们只是站在父亲旁边玩手机,那份缺失感瞬间戳的心拔凉。一路上我没有言语,因为已经不知道要说什么话才合适。
等到祭祖回来,要在特定的地方,当年清明头和生了男孩的人家是需要站在数上散糖果,饼干,汤粑等,而村里的妇女,小孩就会冒着鞭炮在下面抢这些东西,有些人还会讨巧拿着一把伞撑开在下面接着。
看到她们摸摸头说砸到了太疼了,但是脸上却洋溢着难以言喻的喜悦,我才找回了一点点儿时的感觉,回家跟母亲说以后再也不会去参加了,因为味道已经变了,而我也再也回不到小时候了。母亲一脸茫然的说:“没啊,每年还是有清明酒和糖的呀,你再怎么长大,也是我的孩子呀!”
不知道改如何向母亲解释这种变化,索性不解释了,活在这种不变的,简单的日子里又何曾不是一种幸福呢?就像许多有钱的富人总要去农村追寻那种遗失掉的感觉一样,最后徒劳而归。很多东西就是这样,可遇而不可求。
在学校的时候清明放假还会回老家祭祖或是见见三两个好友,也曾不怕人群拥挤,在南京夫子庙的拐角里啃烧烤,在杭州断桥里眺望。而现在除了想在家躺会,哪也不想去。
午间,膜拜单车发来消息:“骑上通完春天的单车,集贴纸换好礼,赢取火车票代金券。”还没过一分钟美团又发来消息:今日清明,亦踏青插柳,食野尝鲜……
感叹道:即使趟在家里,广告也能无孔不入。我不厌恶这些广告,相反觉得她们很聪明。能够从节日里找到公司的增长点,人们的需求点,而我们正好是那个消费点。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可以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等。
既有了玩又怎会少了吃呢,美食一直是中国的特色。在清明节这天,浙江人喜欢吃清明粽子,无锡/上海人喜欢吃青团,山东人喜欢吃鸡蛋,冷饽饽,安徽人喜欢吃清明果。那广大农民呢,喜欢吃什么?他们更爱吃农村里现有的田螺(又叫挑青),你可别小瞧田螺,这个时候的田螺味道尤为鲜美,俗话说:清明螺,似肥鹅!
在我的老家那边,每年都有清明酒,在祭祖完,抢完糖果之后,邀请同姓的族人和本村人来自家喝酒,吃菜(特别丰盛),平日里忙庄稼活不怎么见面的人此刻都聚在一起话家常,不用付钱,吃完了就可以直接回家,你吃的越开,办酒席的人家才会越开心(农村人尤为好客)。
工作之后,假期少,回不了家,看着他们拍的视频和照片又仿佛回到了家乡,回到了从前,回到了爱人身边。
此刻的你呢?是在回家的路途中,还是远在异乡的小房子里呆着,或者说在哪个地方玩乐,无论在哪里,今天你想到了祖先吗?想到了故乡吗?你又想起了谁?
如果距离太远回不去,那就在心里默默缅怀先烈。
愿你在追忆中拭去心伤,心怀感恩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