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8号-兰兰儿〕
第七个主题:对比复盘
你和牛人的具体区别在哪?
看到这个问题,我的心里悠悠地飘出了无数的答案:没有足够的观察?精力管理不当?知识储备不足?目标不清晰?不及时复盘? ……
在这些答案之中,我左思右想,最终却只确定了一个:相对于牛人,我没有成功进入“刻意练习”的小道!
(一)前提:刻意的设计
刻意练习是指为了提高速率和成效而被“刻意设计”出来的练习,它要求我们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域,根据一定的方法去规划步骤,给自己明确的指引。
我所理解的“刻意设计”有三大特点:
01 有目的;
02 有准则;
03 有梯度。
换言之,就是设计出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具有进步的层次划分的“专攻式”练习。
例如我们在这个写作特训班的打卡训练,每一次打卡主题的要求就相当于我们的小目标,打卡后获得的鱼导师的指引就是方法的指引,加之主题的不断进阶、个人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就基本实现了“目的+准则+梯度”的三位一体。
田野里没有麦苗就会长满杂草,人的心灵不种鲜花就容易荒芜。刻意地播种,刻意地浇灌,才能创造最美的春天——哪怕,只是在那么一条小道上,繁花似锦,绿草茵茵。
(二)核心:刻意的不轻松
选择刻意练习,就意味着无法轻松地完成工作、轻松地阅读和写作,意味着需要阶段性地高度集中精力。
我认为这一种“不轻松”,集中表现在两点:
01 必须践行思与行的“良性循环”的流程,需要不停地“思考-计划-实践-再思考-再计划-再实践”,反思和调整是贯穿其中的;
02 必须接受挑战,做自己不习惯的、不舒服的和反直觉的事情,尤其要拒绝在某个当下无意识地立即选择的模式,而要“反人性”,多一点拧巴和纠结。
就像每过一个弯,专业车手都会刻意去思考刚刚过的是什么样的弯、使用了什么技巧、自己表现得怎么样、下一次可以如何提升等等,而不是像一般的司机开车,只是单纯地积累开车经验罢了。力争达到顶尖专家水平的车手,从来不会允许自己进入轻松的频道!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跑马,易放难收。唯有不贪图轻松,不断复盘反思,拒绝人生原有常态的“思想混沌”,才能在一次次专注的冥思苦想中寻找到更高效的对策。
(三)难点:刻意的牺牲
为什么我们总是难以践行那些“重要而不紧急”的事件(诸如阅读、锻炼身体、提升职业技能等),而容易偏爱看电影、睡懒觉、闲聊等“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件呢?
因为,那些需要长期投入才能看到成效的事,太挑战我们的功利心、耐心和远见了。更直接地说,个人的“刻意投入”意味着对于享乐的刻意放弃,这是一种反本能的、艰辛的牺牲之战。对于某些人而言,这几乎是无法承受的大牺牲了,让她/他的人生缺少了太多乐趣!
想要成为专业歌手,就得每日枯燥地开腔练声,打牢基本功,还需要紧张而困难地挑战某个高音,这当然与业余歌手兼职演唱有所区别,更与歌唱爱好者在KTV随意歌唱大有不同。刻意练习确实意味着放弃某种“肆意而为”的自由,但是,却能迎来专业性、高水平、歌唱的自由度和创作的大空间等等,这明显是用小牺牲换来大利益。
(四)效益:刻意的迁移
为什么我总是效率低、成绩慢呢?
和牛人做对比后,我尝试更深入地思考,发现自己除了缺乏刻意的设计、逃避了刻意的不轻松和刻意的牺牲以外,更重要的是:我不懂得回到现实生活,去刻意迁移和运用。用赵周老师的拆书帮的核心理念来说,就是不懂得“拆为己用”。
比如说:为什么我工作的前三年,个人技能的提升那么少呢?三年的进步甚至都比不上我今年七月十多天的突破,无论是读写能力,还是情绪管理能力?
这就是因为我缺乏刻意地反思迁移,而总是一复一日地运用蛮力、匆匆忙忙地去完成小任务,没有及时总结,更没能把所收获得的感悟运用到下一次、化用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同样是打电话,优秀的人会分解打电话的前、中、后的整个过程,注重不同环节的不同刻意练习的机会。她/他可能边打电话边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的技巧,比如要挑选合适的时间、表达要简明扼要、要根据不同的人和事使用不同的措辞等;结束电话后,她/他还会想思考:我刚刚运用了什么技巧?耗时多长?哪里好,哪里不好?下一次如何继续提升呢?在其他事情上,哪个方面可以类比运用这个方法吗?……
联想式思考,是刻意提升效率、创造惊喜成绩的秘密法宝。
(五)后记
何必常常好高骛远、心急如焚,听着牛人的浩瀚无边,担忧自己的了无生机呢?做好手中之事才是关键。
正所谓“向阳花木早逢春”,衷心希望我们都能当自己的大太阳,养出刻意练习的阳光小道。心至纯,行无止境。
END.
特训第07篇/14,20180906.
我是兰兰儿,一个认真到底的姑娘。细碎的小时光里,愿你在细节里散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