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悲喜,所以用“云淡风轻”形容她是很合适的,更何况,纵观她的一生的处事风格,也的的确确担得起“云淡风轻”这四个字,这是天生的性格,自幼的教养以及历经的世事在她身上留下的,刻进了骨子里的。
杨绛先生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我想应该是《我们仨》。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读完这本书,我不敢再读第二遍。先生在痛失爱女和爱人之后,将这个家庭63年来的风雨点滴用心记录下来,没有哭天抢地的痛诉,尽是生活中的柴米油盐,相濡以沫,然而平淡温暖,感人至深。
在《我们仨》一书中,杨绛先生引钱钟书语:“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当时看到这句话,便猛地直击我心灵,心好像也被揪了起来,如鲠在喉。
掩卷,泪奔。
今天要说的是先生的另一部作品《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
写这本书时,杨绛先生96岁。书中谈的是神和鬼、灵魂与肉体、命与天命以及人类的文明等问题。书的末端是由多篇散文构成。其中在《论语趣》一文中,杨绛先生提到,钱钟书先生和她都认为,孔子最喜欢的弟子是子路而不是颜回,最不喜欢的是不懂装懂、大胆胡说的宰予。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这是杨绛先生在一百岁感言时说的话,春风指柳,淡雅睿智。
杨绛先生在这本书的前言中,这样写道:我已经走到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再往前去。就是 “走了”,“去了”,“不在了”。”没有了”,中外一例,都用这种种词儿软化那个不受欢迎而无可避免的”死”字。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规律,谁也逃不过。虽说 “老即是病”,老人免不了还要生另外的病。能无疾而终,就是天大的幸运 ;或者病得干脆利索,一病就死,也都称好福气。活着的人尽管舍不得病人死,但病人死了总说”解脱了”解脱的是谁呢?总不能说是病人的遗体吧?这个遗体也决不会走,得别人来抬,别人来埋。活着的人都祝愿死者”走好”。人都死了,谁还走呢 ?遗体以外还有谁呢?换句话说,我死了是我摆脱了遗体?还能走?怎么走好?走哪里去?
“人死了,剩下一个臭皮囊,或埋或烧,反正只配肥回了 。形体已经没有了,生命还能存在吗?常言道 :人死烛灭。蜡烛点完了,火也灭了,还剩什么呢 ?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草黄了,枯了,死了。不过革有根,明年义长出米。人也一样,下一代接替上代,代代相传吧。一个人能活几辈子吗 ?”
“上帝下岗了,现在是财神爷坐庄了 。谁叫上帝和财神爷势不两立呢!上帝能和财神爷较量吗?人活一辈子。没钱行吗?挣钱得有权有位 。争权夺位得靠钱。称王称霸只为钱。你是经济大国。国际问才站得住。没有钱。只有死路一条 。咱们现在居然”穷则变,变则通了”,知道最要紧的是理财。人生一世,无非挣钱、花钱、享受,死了能带走吗 ? “
“人死了就是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还有不死的灵魂吗 ?我压根儿没有灵魂,我生出来就是活的,就得活到死,尽管活着没意思,也无可奈何 。反正好人总吃亏,坏人总占便宜 。这个世界是没有公道的,不讲理的,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什么都不由自主呀 。我生来是好人,没本领做恶人。吃亏就吃亏吧 。尽量做些能傲的事,就算没有白活了。”
“我们这一辈人,受尽委屈、吃尽苦楚了。从古以来,多少人”搔首问青天”,可是”青天”,它理你吗?圣人以神道设教,“愚民”又”驭民”我们不愿再受骗了 。迷信是很方便的。也顶称心。可是”人民的鸦片”毕竟是麻醉剂呀,谁愿意做瘾君子”呢。说什么”上帝慈悲”。慈悲的上帝在干什么?他是不管事还是没本领呀?这种昏赖元能的上帝,还不给看破了?上帝?哪有上帝。”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当然。我的躯体火化了,没有了,我的灵魂呢?灵魂也没有了吗?有人说。灵魂来处来,去处去 。哪儿来的 ?又回哪儿去呢?说这话的,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 。可是上帝存在吗?灵魂不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