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通常会在前一天晚上计划好第二天要做的事情。比如上班必须完成的任务、复习司法考试的课件、锻炼身体、写晨读感悟和今日话题等等。看着很充实吧?事实上,我基本每天都没有全额完成。没有完成就开始自责,然后又同样的计划,仍然完成不了。日复一日,恶性循环。
后来我总结了一下我完不成任务的原因。那就是我高估了我的意志力。我总以为我能安排出时间来做任务,但是我没有考虑到应急事件发生时我该怎么样来调整与任务的冲突。总是想着时间还早,我可以刷一下朋友圈、看看微博.....然而,时间就这样从我的手机屏幕上划过。这就是心里模型----制定计划的理性思维和刷朋友圈的感性。
那么,怎么样改变心里模型来付诸行动呢?
首先,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我们会对事件勤于思考,甄别选择。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只是过多的考虑,而不是立即付诸行动。一旦搁置下来就没有太多兴趣去跟进。面对这样的情况,可以试着逼自己在短时间内选定一个目标,马上为目标行动起来。在计划的时候必须量力而行。
其次,从感性的角度来说。我们会控制不住去看手机去闲聊,是因为这些事情都是比较轻松,让人愉悦的。想要跟上理性的脚步,可以试着用一种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东西来提醒我们。比如放置一个小奖品在桌子上。每当要走神的时候,看见奖品就想到任务还没有完成。这样既可以激励自己,又达到了监督的效果。
最后,与有相同学习需求的人聚集,可以相互鼓励交流,学习也会变得有趣起来。比如“猫叔开小灶”,一个积极温暖优质的社群。
当然啦,学习的路上难免会产生疲惫感。这时就需要一个榜样来带动,看他做了些什么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是否值得借鉴。不知不觉中,就又找回了一些动力。每过一段时间,就想想自己做了些什么事情,完成得怎么样。不断反思不断积累,只要动起来,坚持走下去就会越来越顺畅。
感性和理性就像左右脚,只有协调起来,才能走得稳走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