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我们认识彼此的第16年。也是你认识世界的第18年。
我们可真称得上是从小就在一起长大了。
小时候你抱着奶瓶,走也走不好,摇摇晃晃的也知道婴儿车里躺着的是你的妹妹,咿咿呀呀,小手一拍,妹妹,妹妹。彼时,外婆还不到60岁,她和外公一起带着我们,吃饭,喝奶粉,出去玩。那会儿姨姨还在武汉念博士,没时间照顾你。我呢,也因为家里太忙而被派去姥姥家陪你。
两年后,姨姨念完了博士,把你接去郑州住。
这么快也就成了小学生了,这么快你也就要小升初了。那时才19年,郑州还没完全除掉所有初中所有自主招生政策,而你家附近那个最好的学校只能自主招生进,英语又是一大关。小学4年级那个暑假你就开始补英语了吧,待在姨姥姥家,对抗着自己不想学的英语。
你知道吗,我常常从门缝偷偷看你拼死拼活写英语的样子,让我真诚的说,你学英语的样子还真挺好看,一种倔强、不服输又害怕即将来临的考试的样子从你的所有动作中毫无遗漏地透出来。有多难呢,6年级前要把初中的英语单词全背完,语法最少把8年级学完,恰恰英语又是那是你最弱的科目。那时姨姨在姨姥姥家陪你,姨姨总耐不住无聊的时光,在每顿饭后都打开电视找电视剧看,而你从没受过电视剧的诱惑,一吃完饭便噔噔噔跑上楼去写英语练习,或许一股子敬佩就在那时油然而生。
你就这样考上了全区最好的初中,郑州市的典型的外国语系学校。22年的中考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对你这种学生那可真是把你的优势给压到没边儿去,先是没有地理生物会考,又是取消了体育实验考试,到最后你的强科数学物理又都简单的没边去,理科差距拉不开,文科又不占优势,只能看运气。也好,踩着初中分配线进了七中,遇到你心中很好的班主任,就这样跟了他三年。
七中每周只放18个小时的假,一上高中我恰好也上了初中,数理化同时搞得我头大。姨姨说随时可以找你问题,她说你在家纯打游戏,什么都不干。我开始找你问题,一问就是一上午,把你那18个小时的假期耽误的没影儿去,到最后你还是说,没事儿,我是你哥。
你一直想考浙大,高一那年暑假又正好得到一个去杭州的机会。恰好那天你会考出分,除了化学,其他全a,只是化学的b使你在本科没有办法选择C9。你伤心,我说没关系,高二高三继续冲。后来咱家的小群里被姨姨发上了你在浙大门前拍照的照片,浙江大学4个字那么耀眼。我坚信你能来到这里,不管什么时候。
我没有办法想象高三有多累,我只知道你那已经不足16个小时的周末又被补课占满,化学,数学。你说想再往上提一提,即使数学已经能达到120,化学85、90分都不是问题。
也好,最后几十天了,把能做的事情多做点,准备越多,心态越稳,达到理想的概率越高。心态放平,别慌张,该做什么做什么就好。
我说想去郑州找你,趁着你高考前,顺便把今年过年咱俩没见面的遗憾给补上。你认认真真帮我做着攻略,下了高铁以后要坐哪一趟公交车,公交车转哪一趟地铁可以到你家,在哪里换哪一趟车可以去博物馆,下载哪个APP查公交线路更方便,叮嘱着如果迷路了随时可以给你打电话……我看着你认真的样子(虽然看不到),真真真感动。
我并不热衷于和别人拍合照,但我总喜欢在见到你之后拿起手机拍上那么几张,我总一脸调皮堆了一脸笑看着摄像头,但你的眼神永远那么坚定,偶尔还竖起个大拇指,眼睛里装的是梦想吧。是对未来必定成功的期冀罢。
昨天母亲和姨姨视频通话,顺便给了你一个镜头,你依旧沉浸在游戏里,还不忘喊我一声。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想哭呢,或许也是你这一路走来我都看在眼里吧,一关又一关,都过去了,后来这一关又怕什么呢?放平心态吧,那么多关都闯过了,而且还闯的那么优秀。幸运之神怎么可能辜负一个极其努力的小孩呢
。我没有办法想象高三有多难,只是听你讲,市里的联考,八省联考,每周雷打不动的周测,离满分不到30分却仍旧令你不满意的数学。没关系,一步一步走,结果一定会令我们满意的,至少我们没有遗憾了。最近多少有点儿学不进去,于是脑子里便开始想6月底守在手机前查你分数的景象。我想那会儿我会继续掉小珍珠,但一定是高兴透了的小珍珠。我想我哥会令我高兴的,那么我也要令我哥高兴的。回归现实,继续对抗我的数学题。
实现梦想,会吗?一定一定,绝对会的。
首先我们都不留遗憾。
其次我们一定能以自己的行动去诠释,到底什么叫做追梦。
没有奇迹的话,我们自己书写奇迹。
我依旧期待着暑假,你在开学报道前几天打卡北京的每一个景点,带着我在北京去参观你的学校,那时你能很骄傲的说,你看,这是哥的学校。
还有!还有,2027年的夏天,我把志愿报到你学校旁边。谁让这俩学校挨在一起呢。我去北京见你,然后一起回望这一路的风风雨雨,再一起展望我们灿烂而美好的未来。
我们一起努力着去继续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