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一个微信同学群(很多人拜了一个老师,大家在一个群里),发生了一件令所有人记忆深刻的事情。
第一次老师在微信里向将近500人的学生们发脾气。是什么事情呢?
一个同学想找一个资料,所以发了个红包求助。
红包几秒钟就没了,可是10分钟内,没有人对他的求助回复,也没有因抢到红包表示一声感谢!
求助信息发出10分钟后,老师发言了。说“
很遗憾,却没有任何的一声感谢。
作为一个同学群,大家每年都有课程会见面几次,都比较熟悉的。群里近300人都是培训师,为人师表,不能及时回复对方问题,至少抢了红包要表示感谢。”
从12年开始用微信,快10年了,我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提出,微信群里发红包该如何应对?之前抢不到红包,没有观察过。也许这是第一次没有感谢回复吧。
我看到信息后,觉得这个老师有格局,值得敬佩。
将心比心,如果别人只抢我的红包,却对于我的问题没有反馈,也没有感谢,我是不爽的。同时也会感觉这个群是冷漠的。幸好师父对我们进行了及时的教育。
师父说完后,很多人对发红包的同门表示感谢。师父也发了一个红包,几个同门也发了红包,群里红包雨和感谢此起彼伏,一片融洽。
网络时代,微信礼仪很重要,你在微信群里的行动也会影响大家对你的认识。
请不要做只抢红包的潜水员。
该感谢时及时出手。
今天,好朋友讲了她微信群里的事情。让我感觉遗憾。
因公司搬家,有个同事放弃周末休假,花了一个多小时从家里赶到原地点,清点大家物品,指挥搬家公司搬运,到新地点再点齐一次。每个人至少有2个物品以上,共涉及近20人,大概50多个物品。
早上公司原地点大雨倾盆 ,平常过来一个多小时,今天坐公交来公司一定很不容易呀。
同事中午11点在群里发帖,告诉大家物品到了新地点,还发了照片。长长的12小时内,只有三个人回复感谢。因为七夕,所以没几个人看微信?
不该如此,可是为什么只有三个人的感谢呢?应该至少有一半人呀。如果是我今天赶到公司搬东西,现在的我是妥妥的不爽。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几个人看到,很难受也不值得以后做类似事情。
《三国志·蜀志传》曾记载,刘备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不要认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微信是网络社交的一种,我们在微信里的一言一行也是会被大家看到的。所以也请谨言慎行。
例如微信群里随手感谢,类似这种小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中国是礼仪之邦,不仅是对国外友人,也是对我们周围每一个人。
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