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生命中的过客们
之所以在一堆的囤书里选出这一本,只是因为,那个描述着多崎作渴望“死亡”的开头。有谁没那么对死亡憧憬过吗?我无处得知,就像对多崎作一样,所有人都以为他有所拥有,却从没有人能看透他心中所想。一切情绪,都藏匿在胸膛,或者是大脑中,反正是无法通过浅尝辄止的“看”就能得到的。
我也曾如此地与死亡僵持过。不记得是什么原因,也没有特别的举措,仅仅是做着最普通的事情,起床,吃饭,睡觉,然后,等待着……后来回顾起来,觉得这是否就是青春时期必有的一种修行?那是对生命,对性,对欲望的思考?同样,这本书,也让我想到了村上的另一本《挪威的森林》那本我看了一半,无法再读下去的书。当时捧着那本书,好像不是在看一个故事,而是直直看到了那段人生,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甚至,那个人,就是自己。
村上绝对是我所见过的最会描写内心的作家了,他从来都不创造故事,只去表述一种情愫。其实不管他的哪一本书,总会出现一些让人在意的逝去和谜团,但是知乎上的某位说得好,村上从来都不是写悬疑的,他写的就是我们的生活,或者是把我们的生活放到一个扭曲的世界里,可是每一个人物的感受,却总是清晰地带着现世的复杂与深刻,我们无法提炼出主要情节,但所有的人却都似曾相识。
《多崎作》就像是《挪威的森林》的未来版,作终于到了巡礼之年,然后回顾自己曾经的伤痛,曾经的那段让他痛不欲生的隔断,去追寻答案,就是这么一个故事,向原本的自己去寻求答案的故事。我们多少人都是这个故事里的作,我们曾经伤害过,曾经被伤害,可是,我们没有勇气再去寻求结果,或者,已经不必要去寻求了。
整个故事,似乎是没有情节上的扑朔迷离,就连白的死去,从局外人的角度来开,也没有太过轰动或者出乎意料,这个世界总会有一些遗憾,而这些遗憾,从来都没有因果。
多年之后的相见,他们也都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成为了不同的人,这是一个消除过去创伤的旅程。
但是整个故事里,我很在意一个人,灰田,他同多崎作的感情和高中的五人组不一样,可是,不同在哪里呢?他的第一次消失,作如同被抛弃一般,然后便是逃避,不去寻找,装作灰田从没出现过;但是第二次消失,却给多崎作带来了不同,他去询问了宿管,得知了灰田从一开始就决定离开的消息,作开始不再计较,或是说,他已经能够接受这种伴侣的“抛弃”。这也就是在故事的最后,作在去松本的车站里,为什么没有踏上寻找灰田的旅途的原因。他们的相遇是偶然的,离别却是突然,毫无征兆,可是,是这样吗?恐怕不是,当我们将所有的感情系与他人身上,这是我们年轻时经常做的事情,但这并不代表,别人就从此失去自由,灰田是自由的,他没有负担,就像作当年的选择一样,他因为自己的期望,走出了名古屋,来到了东京的车站,在这一点上,或许,他们都是作为抛弃者而存在,而那些被抛弃在原地的人,如果无法重新适应新的关系,大概,就只会失去颜色,像白那样。
在现实中,有些事情,就算说清楚,也不能避免伤害,因为我们不会改变自己的选择。在这人世间的分离中,我们没有办法预计下一次遇见是在何时何地,我们也无法向未来去求证,曾经的关系将永远地牢固不变,所以,所有的抛弃与伤害,大体都是因为不愿意开口说再见吧。
2017年6月
又是一个即将结束的学期,记得这本书是暑热开始的时候,读完的,合上书页之后,失落了很久,不过现在再看的话,可能又是另一番感悟了,以此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