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看待事物,我想这句话我们大家都能倒背如流了吧。具体意思就是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中,静止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但是我们在生活中是这么认为的嘛?
我们种的小苗苗,半天也不长高,着急啊,于是给它拔一拔;老公今天没做家务,他就是个不爱干活懒惰的人;孩子这次考试成绩很差,以后上不了好的中学,完了完了,上不了好的中学就上不了好的大学,最后也找不到好的工作......
尤其看待人的行为,有时候确确实实长时间保持不变啊,比如有网瘾总也戒不掉的孩子,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和发展观不就不一致了嘛?有个有趣的思维方式:不是首先想如何去改变这个状态,而是去想,是谁,做了什么在帮助他维持这个状态。
可以试试悖论提问: 看谁能维持这个问题更长的时间。例如自己一直比较头痛的问题就是孩子不爱做作业,写作业拖拉的问题。传统的观点:这个问题是不变的,那么我会马上去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如果应用发展观的视角,把这个问题当成是可变的,用悖论提问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维持这个问题:
1.不断地把他说成是一个拖拉的人,不爱学习的人,跟身边所有的人说,造成他的心理暗示。
2. 一旦他开始学习,就开始嫌弃他这个字错了,那个线没画直,不停的打骂他。
3. 不停地在他面前说别人怎么怎么爱学习,速度怎么怎么快。
4. 反复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学不好了就去扫大街,激发他的逆反心理。
5. 看他写的慢的时候,直接帮他写完作业。
6. 他开始学习的时候就不停的打断他,比如问他要不要喝水,要不要吃点东西等,让他无法专注。
7. ......
欢迎大家来补充啊。
另:感谢我们家小朋友,提供了部分问题清单。(我听课的时候他顺便也听进去了)
【孩子成长趣事】
今天感叹这小腿是瘦不下去了,小家伙过来一捏说:“妈妈,你这是都肌肉啊,有个办法就是你先让他变软了,就很容易瘦了。”
妈:“你怎么知道的?”
儿:“我的肚子就是这样的啊,之前很硬的,后来变软了,慢慢就瘦下来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