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的教育都以升学和分数为第一目标,不得不说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延续至今。“一定要上个好学校”“分数可以再考高一点”“不要偷懒,要努力”... ...好像人生就是一级一级以分数衡量的台阶。
尽管已经本科三年级,有时还是会对所谓的“玩”这件事情产生负罪感:“明明可以用来学习”“少学一天,成绩就没那么理想了”进而和升学、前途、未来等扯到了一起。今天看到有人说:“本来的兴趣因为各种所谓决定人生的考试而不断被往后推,然后循规蹈矩像所有人一样活着。”感觉确实如此。比如我喜欢画画、喜欢声乐、喜欢健身,家长说:“这个这么花时间,会影响学习。”于是我也不敢拿起画笔,不敢系统地学习发声、不敢好好规划健身塑形... ...想要做什么学习以外的事情时,都有声音说:“不行,现在是重要的时间,下周有考试/要交论文,接下来要准备申请... ...”于是所有一切不了了之了。
看别人丰富多彩的生活,而自己除了稍微看得过去的绩点以外几乎一无所有,会陷入一种迷茫中。
不过最近的心态显然有所改观。即使暑假要开始准备申请,即使半个月后要考第二次托福,即使妈妈很焦虑地念叨“这个暑假会很忙”,我还是拿起画笔临摹自己喜欢的画,对着视频学习跳舞,在压力之下给自己的兴趣爱好找到正当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