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代资料当中,常有尸变的记载,所谓尸变是指,死尸受了某些外间因素而突然复活,但这复活的死尸已失了人性,只是一具没意识的行尸而已。尸变,乃是人处于生死之间的过渡期时,也就是佛教中所称作的‘中阴身’的阶段,受到了某种外力的作用,共有十八种外力,导致十八种尸变。僵尸,血尸,荫尸,肉尸,皮尸,玉尸,行尸,诈尸,汗尸,毛尸,走尸,醒尸,甲尸,石尸,斗尸,菜尸,绵尸和木尸.最凶狠:僵尸和血尸;怨气最大:荫尸和斗尸;最善良:肉尸和醒尸。
例如无月的夜里,阴性的猫恰巧在这一时间跳跃过尸体的心脏部位,就会导致诈尸,民间有许多这方面的实例。还有一些只是在特定的区域内出现,比如说走尸,就只在湘西一带出现,那是用源于苗家的一种草药,涂于中阴身的尸体口鼻处,便可在夜间继续如常人般的行走,但不能够说话和思维,而且能乖乖的听从赶尸人的指挥。
这种说法在民间比较盛行,故此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著作《聊斋志异》中的第三篇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尸变的故事。
这次讲的故事说的是阳信县蔡店这个村子离县城有五六里,村子里有父子俩个便开了个旅馆。有一天傍晚,四个人一同前来,可是店里已经客满了。四个人想来想去没有其他的去处,就坚持请求住下来。老头沉思了一会想到了一个地方,只是恐怕客人不满意。而这几个客人想的是只要有一个地方可以住就行了。
再说老头让客人住的地方原来是停尸房。原来是老头的儿媳刚死不久,把尸体停在屋子里,儿子外出买棺木去了还没回来。老头认为摆灵床的房子很安静,于是带领着客人进了这座房子。四人进了房间不一会就睡着了。只有一个客人还迷迷糊糊的,忽然听见床上沙沙的有声音。
话说这个客人急忙睁开眼睛,只见灵床前的灯火,照耀非常明亮,女尸已经掀开被子起来了。接着慢慢走了进来,她弯腰靠近床前,挨个地吹遍了三个躺着的客人。这个客人屏住呼吸,女尸过来也像吹其他客人一样地吹他。客人听见纸做的被子响知道她走远了,便探头眯着眼偷看,只见她已经像开始一样的僵硬的躺着了。这个人更加害怕了,悄悄的用脚踩其他的客人,但是他们一点动静都没有。想来想去没有计策,不如穿衣服逃跑。刚拿起衣服,沙沙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客人害怕,又趴下了。女尸连续吹了好几下才离开。过了一会儿,听见灵床有响声,知道又躺下了。于是从被子底下伸出手来找到裤子,极快的穿上,赤着脚跑出来了。谁知道女尸也起来了追逐他。
客人边跑边号叫,村里没有警醒的人。他想要去叩店主人的门,又恐怕被追上,于是向着县城的路。到了县城东郊,看到一个寺庙叫兰若寺。听见了敲打木鱼的声音,就急忙跑过去拍打大门。按道理来说道士应该救他,但是道士看他惊讶的样子就是不让他进去。眼看着女尸已经到了,客人只好跑到门外面白杨树后面躲藏,她向右他就向左,她向左他就向右。女尸突然站立不动,客人也汗流不已喘气不上,躲在树后面。女尸突然跃起,伸出两臂隔着树干探身扑向他。客人受惊扑倒了。女尸捉不到他,抱着树干就僵硬了。
道人偷听了很久,见没有声音了,才慢慢出来,看见客人睡在地上。点火照看发现晕死过去了,而那女尸却在树干上僵硬着,便把他背进去。这个人,一整夜才苏醒过来。醒来后,客人把当时的情形都说了。之后,道人又报告了县官,县官让人拔开女尸的手,但是因为抓的很牢固拔不开。仔细一看,原来左右四只手指,像钩子一样并排卷着,指甲都刺进树里面去了。又让几个人用力拔,这才松下来。看那指头形成的洞穴,就像凿出来的孔一样。
派遣衙役到老头家打探,果然女尸不见了客人也死了。衙役告诉了他们原故。老头于是跟着他去,把女尸抬回来了。客人痛哭着对县官说:“当时四个人一齐出来,现在我一个人回去,这样的情形如何能让乡亲们相信呢?”县官发给他牒文,并派人送他回去了,这才证明了这件事。
看来僵尸一事,在清朝时期已经有了相关传说吧。
作者简介:柳育龙,1988年生于西安蓝田,铁路工人。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柳公权后裔。撰有文化专著《焦岱史话》《蓝田柳氏生甲公家谱》《家谱与寻根》《柳姓史略》《历代柳氏家训集释》《文化视域中的辋川图景》《历代蓝田作家群研究与评述》《病》三部曲等,诗集《行程记》,小说散文等各类著述10余部,主编书籍刊物近20余部(册),系中国诗歌学会,陕西省作家协会,陕西省诗词学会、帝王陵文化研究会等会员。因常年在外打工,扛着麻袋辗转大江南北而被媒体誉为“扛麻袋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