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情感忽视”的孩子长大后的特征
不切实际的自我评价
1.很难确定你的才能;
2.你感觉到你可能倾向于过度强调你的弱点;
3.很难说你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
4.你不确定你的兴趣是什么;
5.当事情变得具有挑战性时,你很快放弃;
6.你选择了错误的职业或换了好几次工作;
7.你经常觉得自己像“一颗卡在圆孔中的方钉”一种格格不入感;
8.你不确定你的父母对自己的看法。
许多经历过情感忽视的人自尊较低。成年之后的自我认知是一副不准确的图画,不一定是消极的,但就是不准确的。
乔先生是一个离异单亲爸爸,有两个儿子,一个12岁另一个10岁。乔先生接受心理咨询几年了,但一直觉得对自己没有什么帮助。他很困窘,治疗上、生活上都是。他觉得自己就是“在圆孔中的方形钉子”,从小就有这种感觉。
乔先生在一个江南富庶的小镇长大。他是独子,两岁时,他父亲离开他母亲,之后很少见过父亲。母亲没有再婚,是当地一所高级院校的主要负责人。乔先生一开始描述的母亲是慈爱又宠溺的,但当我们刮去表面,真相变得清晰可见时,她的“溺爱”实际上是物质上的。她允许他自由地花销,任何他想要的都买给他。事实上,在乔先生的童年中,她高度地专注于自己的事业,经常工作很长时间。他描述自己在童年时是一个孤独者和梦想家。放学后,他在乡下的家附近的树林里和他的狗一起闲逛,狗才是他真正的好朋友。
中学时,乔先生遇到一些问题,在学校被人欺负了。他的书生气让他赢得了“呆子”的绰号,他尝试了很多,结果努力却只换来另一个绰号“蠢货”。他母亲并没有帮助他应对这些,有没有跟他一起承担这件事给他带来的痛苦,很粗暴地解决这个问题,突然给他转学到当地一家私立学校。毫不奇怪,他在那里更不高兴。因为被欺凌,他失去很多自信,“呆子蠢货”时不时地回响在脑海。
后来当他又遇到同样的问题时,母亲又给他转了两次学,这一切都是在教他如何逃避困难的情况,而不是如何面对或者应对它们。因此他没有从中得到机会学习什么,反抗欺凌,或者感觉到掌控感或力量。
到了大学志愿的时候,乔先生的母亲固执地坚持让他填报她所在的学校。当他拒绝时,她愤怒地停止了帮助他搜索大学,留下他自己找学校。靠自己,他也设法找到一个好学校,仅仅因为他喜欢看书,就去攻读了汉语言学位。
值得注意的是乔先生的整个成长过程中,他的母亲没有关注到任何他的优势与弱点,比如他对动物的喜爱,他在户外的灵巧的操作能力,或者他在一群孩子中倾向孤立自己的情况。她没有与乔先生建立情感上的联系,她没有注意到、认识到他是一个独立的与自己不同的个体,她无法恰当地回应他的情感需求。他在母亲眼中看不到自己,因此无法认识自己的能力与弱点,也没有形成现实的自我评价或自我同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