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既要积极主动,更要扎实稳健,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脱离实际。”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将带来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抓落实时只有把握好时度效,才能使改革达到预期目的。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唯有秉持钉钉子精神,才能确保改革部署精准、落实到位、督查有力,最终取得实绩实效。
钉钉子精神,是一种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它要求我们在改革中,不仅要敢于啃硬骨头,还要善于钉牢每一个细节,确保改革举措落地生根。
改革部署策略,要立足全局、突出重点。首先,要明确改革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其次,要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改革举措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最后,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防止出现“碎片化”现象。
落实措施分析,关键在于执行力。一要建立健全责任体系,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二要细化任务分工,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人抓、有人管;三要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督查机制构建,旨在确保改革举措的落实。一要建立常态化的督查机制,对改革进展情况进行全程监控;二要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改革创新;三要严肃问责,对改革不力者追责。
实绩实效评价,是检验改革成果的重要手段。一要科学设置评价指标,既要注重数量,也要注重质量;二要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三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增强改革的透明度。
时度效往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不可分割、不能偏废。把握时度效对党员干部抓改革落实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善于把时度效有机统一起来,在抓好改革落实中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见到新成效。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们要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更大成效。让我们以钉钉子精神,共筑改革丰碑,共创美好未来。(延平区巨口乡政府干部 余泓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