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阅读需要8分钟
昨天指定的学习计划,今天你完成了多少?
这个月健身房打卡去了几次?
美其名曰去图书馆是找资料,实际在座位上刷起了手机
明明安排在当天的事却要一拖再拖;
今天好不容易做了一件预想很久的事,感到沾沾自喜
老师敲黑板的题目,一眼扫过,理由是这题我会做
“阿Q精神”带来的后遗症——颅内努力,已成为当下不少人的普遍现状。把自我激励作为努力的前提,然而行动上属于付诸东流。没事先给自己打打气,等到一鼓作气后,再而衰,三而竭,这件事就此抛之脑后。
美国皇后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调查人一天脑海里会滚过多少个想法,实验检测结果估计是约6200个。但把想法转变成行动的个数是少之又少,大部分出于不可实现的构想和邪恶念头,由于人的理智掌控,这些想法也就随之消逝。另一部分关于普遍欲求,希望进步来摆脱人生的无力状态,于是把想法贯彻到行动当中。
西方一些著名的哲学家很早就阐述过实践与认识的联系,但都没有马克思的理解深刻,也没有看到实践在社会生活和认识活动中的决定意义。马克思说过判断一个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想要克服思维的局限性,就得在实践中证明想法的现实性和力量。比如你告诉自己要认真,要努力,但是学习或者工作时总是心不在焉,这时候就得考虑“颅内努力”的方式是不是制约你在实践中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当然这一部分还取决于人自身的惰性与弱点,善变的程度同样参差不齐。
说到这,很多人就会问有没有解决方式呢?如何不让自己成为行动上的“矮子”?明朝著名的心学大师——王阳明,曾为了一个“格物致知”的概念,逼迫自己格竹子,7天后他晕倒了,愣是什么发现都没有。
然而这件事在他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后来的“龙场悟道”让他顿悟到底什么是“致知”。即研究事物运动的普遍规律,遵循它们的客观方面。具有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王阳明在今天看来,依然能很好地把握知与行的节奏,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可孤立看待。
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但因为各种琐碎的原因和自身的条件,让自己作死。“颅内努力”导致最后是你凝望着深渊,深渊也凝望着你。我们有80%的源泉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剩下20%也就是身处的环境。尤其“内卷”预测将会成为人类进步社会的常态操作,我们就不得不适应一个竞争淘汰的大环境。现代人追求内心的充实与意义这点毋庸置疑,但让自己停滞不前,活在假想的“元宇宙”中的确黄粱一梦。
我们心里都装过一个理想国度,虽说看见了一种可能,但这也是无望的呐喊。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与其说是乌托邦,倒不如说是你眼前不可逾越的鸿沟,它像一桩擎天柱立在每一个人心中。很喜欢村上春树的一句话:
“如果必须同这种模式和平共处,我只能通过执着的反复改变或扭曲自己,将它吸收进来,成为人格的一部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