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号那天,打开电脑,接上移动硬盘,一个窗口跳出来,我选择了第一个按钮,接着悲剧发生了,移动硬盘的资料在被删除,强行拔下,发现几个分区,被我按下格了的刚好是放照片的那个区,从大学到现在的照片,怎么回事?电脑刚重装系统,跳出来那一句是:是否对系统盘进行拷贝备份,我选择了“是”,格式化了移动硬盘,那一瞬间,心痛到死,觉得自己好像从楼顶掉下去了不知道你们有过这样的感觉没,(停顿)但过了一分钟,从情绪中跳出来,丢了就丢了,难过也回不来,然后放下。看看这位,多会自我安慰,那可是大学到现在,去过的卧龙,九寨,杭州,西塘,凤凰,鼓浪屿,银滩,三亚,西冲,梧桐山,世界之窗,ACME,都没了。怎么办?是不是可以救回来?打开百度,好像可以恢复被删除的资料,问IT达人,也如是说,心情小小放平,能捡回最好,比完全没有好!捡不回,也还好,已经心死过一回,再死一次也回不来呀。
我就是这样,遇到事情,按脑子里的模式理所当然,不到一秒,就做下那个决定,累积的“山”“河”“岁”“月”这么一按,没了。如果在看到那句不怎么明白的句子,“是否对系统盘进行拷贝备份?”稍微启动一下脑袋,是不是不会到现在,忐忑了几个星期,朋友用了几个小时帮我恢复硬盘,却依然没有找到那个被格式化的分区的影子,能不能再恢复,还是未知数。
一下发现,其实在人生的很多岔路口,我都是这样,一言不发,凭着性子,就开干,掉了坑,爬起来,拍拍土,继续往前走,怎么又在坑里?
用用脑子,发生这些,到底为什么?
从行为上说,因为你以为,像插入移动硬盘,点击确认读取这样的事,不用经过大脑,实际上输入认知错误,加上启动了记忆里的就像CTRL+C,然后的CTRL+V一样的自动化。因为你以为,自己牛啊,什么都可以搞定,再差的牌在我这都可以是一副好牌,不怕遇事,这,滋养了脑袋的惰性,然后掉进的那些坑,不但让你有机会花大时间,费大神,还可能要求助别人.
再想想,为什么?
从情感上说,遇到问题,直接阻断了情绪,那叫“盲目”乐观。想想,不到一分钟我就从心死复活了,情绪本身是发现问题的钥匙,有情绪说明发生的事你没有能力办好或和期待不符呀,看到期待,努力提升自己,寻求路径,找到方法,让之实现?还是调节期待?什么都不做就放过这把钥匙,也是没谁了。
为什么?
从事件上说,即使那么多年小心翼翼一有照片赶快导出到硬盘,也在电脑里备份,生怕哪些漏了,谁知道重装电脑,让我把两个都带进了沟里了。做了99%的努力,只是这1%?小概率事件,也必然发生啊,就像你不觉得自己需要保险,万一有一天真碰上事呢?没有给自己做一个安全备份,比如存一份到云盘,然后,这就样了。
还有呢?
我发现,其实是我从来没有要求过自己,应该怎样生活,如何对自己负责,所以任由问题发生,总在爬坑。
这一件小小的丢了照片,大大的我的回忆,我的过去,让我明白,脑子,总是要用的,为什么要爬坑的时候用?为什么不在行动前多思量,行动后多反思呢?
用用脑子,让下一个坑来的小一点,到的晚一点吧!
偷个懒,拿讲稿做输出
强化以下认知
1) 聪明人办傻事,原因?
过度自信,低典型性智力投入,高确认偏见,高信念固着,高度相信直觉,高冲动性,底认知需求,不进行反事实思维,低思维灵活性
出处:《超越智商》
2)反省心智(三重加工之类型三)-理性思维定势的个体差异
印象:理性思维
特点:思维倾向的个体差异可以通过对反省心智操作的测量而得出,具体包括:目标管理,认识价值观,自我管理认识论等,这些心理特质是支撑理性思维和行动的基石。
比较常用的是“思维倾向”和“认知风格”两种说法,思维倾向方面的研究将关注点置于信念,信念结构,以及信念形成与改变的态度。另外个体的目标和目标层级结构也属于思维倾向的研究范畴。可以从常识结构中获取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可以获取个体的观点,信念和目标结构。
出处:《超越智商》
3) 情绪本身是发现问题的钥匙
情绪的真正来源是一个人的信念 、价值观和规条 ,当它们改变了 ,同样的事情出现时 ,这个人的情绪状态便有不同 。这类技巧包括换框法 、信念种入法 、价值定位法等 。
出处:《重塑心灵》
4)为大概率坚持,为小概率备份
如果我们在大概率事件上持续投入,大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极大增加。更确切的说我们在高期望的事件上持续投入(结果发生的概率虽然小,但是回报足够大),坚持下去会获得高期望收入。。。并不是让我们每一件事情都做对,而是让我们每次的行动处在最高赔率上。
小概率事件必然发生,我们要有冗余备份,安全备份,防止小概率事件给我们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出处: 《好好学习》
5) 从来没有要求过自己,应该怎样生活,如何对自己负责
你是一切的根源
目标管理,认识价值观,自我管理认识论等,这些心理特质是支撑理性思维和行动的基石。
情绪的真正来源是一个人的信念 、价值观和规条。。。。。
结论:构架理清修正自己的三观(永澄老师,财富原动力LEO老师的指导),自己快点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