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阶上课的导师是伍翔老师。见到她,才知道自己想错了,不是一位男老师,而是思想年轻活跃、表达犀利幽默的女教师。瞬间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
伍翔老师基于学情的了解展开教学既因材施教,又教会我们时时注意有效地找到身边资源、利用身边资源,为己所用,解决问题。
她还通俗地说成“抱大腿”。这对教师的我们极大的启示,以后的教学也该借鉴。
她在课伊始,分别让教师、心理咨询师、医生、学过正面管教、学过家庭治疗等学员依次站起来,让大家看到资源,恰当时候好利用有效资源。对教师的我们的启示和借鉴是,今后教学,无论面对中小学生还是教师,都要充分了解学情关注学情,也让同伴彼此看见,更好地实现同伴互助。
助教团长的“身份定位”关键词引发我的触动。
开班之时,助教团长只是分享了一个词——身份定位,却让我感动不已,有些哽咽。她说昨天母亲手术,在医院全心陪护的她,是女儿,不是妻子或者母亲;傍晚匆匆赶往高铁站,伴随哐当的关门声才挤上车的她,直到此刻站在台上的她,身份定位发生了变化,是助教团长。那一刻,没有听到诸如尽孝、责任等词汇,我却分明看到一位负责任的坚定、魅力女性站在跟前。
是啊,人生赋予我们许多角色,扮演好这许多的角色需要我们时时找到自己的身份定位,不时要切换好,肩担起相应责任。人到中年,父母年事已高,甚或身体状况下滑,身为子女要更多地付出;做了学校的行政,有时仅是教师角色,很多不同时候又是不同团队的领导者,有不同的使命;作为母亲,给予孩子成长的不竭力量,始终予以支持和鼓励,助力孩子的人生精彩绽放;作为妻子,关心先生,照顾这个一生携手的同伴身体和心情是那么重要;作为学员,此刻在教室里需要专注地学,认真汲取和细细领悟……这不同的时候,你都找准自己了吗?每一份责任都沉甸甸,每一个角色都不是说的那么简单,不断去付出,才会助益自己收获,收获成功,收获幸福。
亲子关系十大核心理念让我有悟有得有释怀。
今天的授课,上下午分别是教养关系和认识孩子两部分。教养关系强调积极亲子关系的建立,重要技术便是亲子关系十大核心理念。
收获“父母真正的爱是帮助孩子成长”太有价值了,悟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使命”、“尊重孩子的感觉,接纳他们的感受,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存在”对我太重要了,而“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父母”让我释怀。没有统一的答案,父母要永远不停地学习。
有些核心理念自己在实践中运用得很好,虽然现在才接触到它。如身教胜于言教,父母活出自信、轻松、幸福的状态以及夫妻关系等对孩子言行的影响都是正向而积极的。
十八岁之前的人生五阶段让我觉得接触心理学太迟,幸好,已经开始,任何时候的开始都不算太晚。
18岁之前的人生发展五阶段分别是婴儿期、儿童期、学龄初期、学龄期和青春期。0—1.5岁婴儿期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敏感期,孩子主要通过视觉、口、手等器官感受世界,母亲是他的重要关系。所以现场宝妈提到的孩子爱咬人是口欲期未得到满足的表现;提到2岁的孩子爱扔东西是因为孩子正处在连接世界的敏感期,接纳孩子行为的同时适当引入规则建立规则。伍老师引导大家针对不同时期孩子出现的问题碰撞和讨论,使大家认识到,孩子只是呈现问题的集中者,不是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父母的我们力量渐增,让孩子与父母的连接更紧密。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记得生女儿后,休完产假,孩子不到六个月,我就上班了,婆婆帮我看孩子。女儿每天自我上班离开一直哭至见到下班后的我,声嘶力竭,没有一会儿停歇,婆婆带得很辛苦。我这时才更理解婴儿期的女儿,那时母亲是她最重要的关系啊。
现在才接触到这些真的让自己沮丧,随着学习的深入,我越来越觉得自己以前所掌握的科学育儿知识太少了,今天,我的孩子早已走过这五个时期,走进了婚姻家庭,也将成为母亲。但我想,任何时候的开始都不会太晚,我的所学还可以影响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影响家族里其他的孩子以及未来的外孙外孙女,让他们都健康成长,哈哈,这样一想也是非常美妙的一件事情。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