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路遥,许多人会想到感人的小说《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完成于1991年,以极其宏大的气势和史诗般的人物性格向我们展示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日常生活和人们思想感情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小说在未完成之时就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
1991年3月10日,第三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路遥《平凡的世界》赢了茅盾文学奖,他站在舞台上说,“今天这个地方不应该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这是他一生中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
路遥:你之所以痛苦,在于你看不透平凡的世界
路遥出生于1949年底,他出生在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家里有10口人,但只有一床被子。如此贫困的家庭根本无法抚养孩子,在路遥7岁时,他被他的父亲带到伯父家里并且成为伯父的孩子。
尽管路遥的家庭发生了改变,但他恶劣的生活条件仍旧如初。在小学,他因为衣衫褴褛而被同学们嘲笑。在中学,伯父家不能继续支持路遥学习,但路遥没有放弃。他努力学习,在1000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获得了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他不能再依赖贫困的家庭,因为他的继续学习会使这个家庭雪上加霜,所以他不得不吃稀饭来省钱支付学费。
1980年代初,路遥与陕西青年作家在一起(后排左一为路遥
因为坚持着自己的理想信念,1973年路遥他被选入延安大学中文系。这是这位作家进入文坛的第一步,这一步花了他十多年的时间,但也正是因为这一步,他对贫困生活的体验非常到位,他作品中的人物都像是从“贫困”二字中熬出来的。
大学毕业后路遥被分配到陕西作协主办的刊物《延河》进行编辑。和路遥同一时代的陕西作家在文坛崭露头角,而路遥则被他的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所“折磨”。他无数次遭遇拒绝退稿,路遥甚至想把手稿付之一炬。在烧掉手稿之前,他最后一次把它投给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文学杂志《当代》。这一次,他没有再被拒绝。相反,手稿得到了《当代》杂志秦兆阳主编的高度赞扬。
路遥(右)在陕北农村走访(资料照片)
1980年秋,《惊魂动魄的一幕》出版,获得第一部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和《当代》文学荣誉奖,路遥成为陕西第一位获得全国中篇小说奖的作家,同时成为全国著名作家之一。1981年夏天,路遥背起背包,满怀期待地来到甘泉县招待所,并开始写小说《人生》。
他一天工作18小时,分不清白天和黑夜的区别,但是在这个时候路遥依然是精力充沛。这是路遥回忆他创造时的状态。他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这部作品出版后,很快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人生》的出版也使路遥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但他对目前的情况并不满意。他甚至说他有一个更大的目标,他的目标是创造“一部真正的长篇作品”。32岁的他路遥仍然坚信自己的人生信念“像牛一样工作,像土地一样奉献”。
与此同时,他开始为《平凡的世界》做准备。我们常说,一个人可以在痛苦中努力工作,但很难从成功中全身而退。但是路遥,他做到了,他毅然决然放弃所有诱惑,专心工作。
从构思到写作,路遥准备了三年。在这三年里,他读了100多部小说,翻阅了10年的《人民日报》,并亲自去煤矿与工人们一起工作,体验生活。就在准备之后,路遥身体出现了不适。当他开始写这部小说时,困难更是接踵而至。
无论文坛方向的改变还是他身体状况的恶化,都使得路遥写作极其困难。这位年轻的中年作家,曾经风光无限,现在却从与病魔的抗争中偷取时间在他的床前写作。他不得不违背外界的声音和医生的建议写作,原因很简单:“作家的工作不是取悦当代,更重要的是对历史给出一个真正的交代。”
1985年,路遥在陕西铜川矿区体验工人生活
1988年初夏,《平凡的世界》的第三部分完成了,路遥面对着手稿,落下眼泪。经历了冷遇的路遥,知道自己的作品可能根本就没有出版的机会,但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
在他给当时的《文学评论》副主编蔡葵的信中,他再次表达了他对见解主义创作的简介观点。好作品唯一需要的是群众的认可,《平凡的世界》就是这样。自1988年3月27日以来,《平凡的世界》在它完成之前已经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这样,虽然受到评论界批判,但是这部小说确确实实地进入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小说的情节牵动着每一位听众的心,他们或者感同身受,或者感慨万千。
路遥手稿:《平凡的世界》手稿.
1991年茅盾文学奖公布,《平凡的世界》在当年的茅盾文学奖上获奖。然而,这位作家甚至付不起去领奖的路费。他找到了自己的弟弟,但是弟弟也没有钱,只好去帮哥哥借钱。借钱后,弟弟开玩笑地对路遥说:“以后不要再得奖了。万一你拿了一个诺贝尔,我怎么给你凑路费?”
弟弟的这一句玩笑话里有欣喜却夹带着道不尽的辛酸。路遥看着弟弟脸上朴实的笑容,手里拿着借来的钱,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忍不住骂了一句脏话(此处省略六个字)。
1992年,路遥因病去世。最后一个作品是《早晨是从中午开始的》,这部作品是路遥躺在病床上写的。路遥他穷了一辈子,在晚年与疾病作斗争,但他从未放弃梦想,也从未停止进步。几十年后的今天,《平凡的世界》仍然是一部杰出的作品,这部著作激励了无数人,我们要向这位伟大的作家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