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富‖心理健康就是不能太好也不能太坏
作业:复习心理健康的评估,并我们讲过的各种评估方法,诸如幽默和撒娇等。您能提出一种评估心理健康的方法吗?
许又新提出心理健康可以用三类标准去衡量,即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要把三种标准联系起来综合考察。体验标准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主要包括是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等。操作标准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第三,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
郭念锋提出的十标准。一是心理活动强度、二是心理活动耐受力、三是周期节律性、四是意识水平、五是暗示性、六是康复能力、七是心里自控力、八是自信心、九是社会交往、十是环境适应能力。
老师课上说的幽默与撒娇也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情况。
我觉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情况体现在人的方方面面,言谈举止,坐卧行走,穿着打扮等等。有经验的咨询师见面就能判断,当然是从主观上,具体情况需要进一步验证。
以前有段时间困惑与黑白,好人与坏人,对错等相反的概念,后来发现对与错如果是一条直线的两端,那么连接这两个点的直线是多数情况,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有对也有错,只是占比不同,好像一件事有利也有弊,事物总有其反面。黑与白,在两者之间是不同色度的灰。单纯好人与坏人其实都比较少,更多的是好与坏的混合体。
我理解心理健康其实是心理平衡,是动态平衡而不是绝对平衡,自己的小私不是跑出来溜一圈,根据环境选择满足或压抑,自己都能接受。心理不断从不平衡到平衡再到不平衡,不断周而复始,最好是心理需求在此循环中不断提高层次,心理健康水平也就不断提高。
我从小有结巴的毛病,学习也很一般,不如弟弟是优等生。所以一直自卑,当然也是成年后才理解的。很怕在路上遇见老师长辈,不敢打招呼,都是躲着走,怕到时说话结巴或问学习情况等,我的有点是身体好,比弟弟有劲,干些力气活还是受到表扬的,在学校体育比较好,也不调皮气老师,偶尔也能收到肯定。还有一种情况收到表扬,就是我和弟弟因调皮被妈妈打时,过后妈妈总是数落弟弟,“我打你,你怎么不跑呢?以后跟你哥学着点,他一看我拿把棍就跑了。”
经常自卑,偶尔被表扬,自卑时觉的很丢人,想着逃离;被表扬时就想我也不是太差。这符合心理健康的标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