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经做过一项有关择业的社会调查,在2002名受访者中,67.6%的人认为要提前培养和明确自身特长与优势,52.3%的受访者认为应少些急功近利的心态。记者采访了某国企一位入职半年的员工,这位新人道出了现在大部分年轻人的心声,他说在大学毕业前就有比较清晰的职业规划,“这个规划并不是我要多少年之后爬到某个职位,而是对自己能力提升的目标。比如,3年后我希望自己有能力带一个团队,成为小团队的管理者,可以统筹和安排工作。”
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跟他们父辈最大的差别是,不看重体制内的安逸和稳定,他们绕开限制个性的螺丝钉岗位,更愿意选择压力大、挑战性强的工作。与面临的风险比起来,他们重视的是自身成长。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值钱,他们在八小时之外加社群、学网课,他们行色匆匆,拼尽全力,声称“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其实每个人都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只是因为一路走来诱惑太多,反而让人忘了初心。在这一点上,前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可以称作成功典范。阅读别人,是为了最终成为自己。让我们通过柳比歇夫的经历,看看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02
青少年时期的柳比歇夫极为普通,从小既没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没表现出丝毫神童的天赋。28岁从部队复员才开始从事学术工作,他的成功可以归纳为两个字——执着。
在入行之初,柳比歇夫就为自己树立了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在当时来看,完成这项工作困难极大。首先得攻克业内难题,得把处于尝试阶段的数学生物学完善起来,这最少得需要五年时间,同行和业界大佬对他这个想法反应冷淡。设身处地地想想,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那么早就为自己的事业定出框框,还定的那么死,不但捆住了自己的手脚,还很容易错过其他机会,这样真的好吗?
很明显,柳比歇夫这个做法很冒险,或者说他是拿着自己的未来在押宝,世人对这种孤注一掷的人往往不屑一顾。过了不久,柳比歇夫就意识到,这项工作要求他付出正常人无法比拟的精力,需要消耗比正常人一生更多的时间,单凭他目前的状态,用一生时间根本无法完成。为了挖掘更多时间,使个人精力得到最大化利用,他逐步完善了他的时间统计法和读书法。他的原则是,不为完成工作而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接受紧急的任务;一累了就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保证每天10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把累人的工作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他的方法论帮助他把工作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在长期坚持中,他的执着和勤勉自律,使他超越了自我,保证他一生干了那么多事,产生了那么多思想。正是这种在外人眼里机器般刻板的日常,给柳比歇夫最大限度的时间和自由,让他很好地完成了年轻时的目标,活得无憾无悔,度过了“奇特而幸福的一生”。
03
人们常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的长度是用什么衡量的呢?当然是时间。生命是分分秒秒的积累,换句话说人最宝贵的是时间。时间是刚性的,也是公平的。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不会多一分,也不会少一秒。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既没有为他创造时间,也没把他的时间拉长,他的关注点不在时间的数量上,而在时间的质量上。他挖掘到了时间的“质”,他对时间进行科学安排,最大化、最高效地利用每一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做的事情越越与自己的人生目标相契合,个人的生命越有意义。
《士兵突击》中许三多有一句台词,听起来很固执,很可笑。别人找他打牌,他说:我不打牌,打牌没意义。人们觉得许三多傻,可他其实比谁都明白,他有自己的目标,他利用一切时间,一切可能,去追寻人生的意义。所以才有人说:许三多每做一件小事儿的时候都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有一天我一看,嚯!好家伙!他抱着的是已经让我仰望的参天大树了。
也许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利用坐车、走路、排队的碎片时间,听了一本书,记了几个单词或者是打好了会议发言的腹稿,就会感到很充实,就会特别有成就感,甚至整个人都精神了。相反,如果上午上街购物,下午睡到自然醒,晚上赴了个无聊的饭局,一天就这么糊里糊涂地过来了,会产生深深的负罪感,会很长时间沮丧不安。只有合理利用时间,做契合人生目标的事儿,做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事儿,个人才能成长,人活着才有意义。
我们读《奇特的一生》,柳比歇夫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时间管理方法,不仅仅是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还告诉我们如何让人生更有意义、让生活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