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Android 7.1.1
aTimeLogger版本:1.5.102
本文初稿时效性:2018-5-27 19:23:03
————正文————
在时间记录的任何技巧之前,怎样把活动类型有规则的分类和定义,是根本,就这点,分享下我的思考。
文章目录:
一、我的分类展示
二、分类的从属和定义
三、分类的数量和摆放
四、分类中的特殊情况
五、可以参考的分类线索
六、给新手的分类建议
一、我的分类展示
图示:
1.活动类别
我的aTimeLogger分类
2.组
群组功能
常用的时间的分类有两个维度,1)事务性,2)损益性。
首先,“事务性”的分类表示事件本身的属性,比如我现在要睡觉,对应的活动就是“睡眠”,我现在要吃饭,那么对应的活动就是“用餐”,进行什么动作就开始记录对应的活动,只记录事件本身的属性。
其次,“损益性”的分类,表示我在思维里先确定要做的这件事是好还是坏,比如唱歌这件事,如果按照事务性分类那就是“娱乐”,但是生活中有这两种情况,一是如果你是好兄弟好闺蜜一起去唱歌,其乐融融,你会非常开心,愿意支付这项“娱乐”时间;二是参加人都是陌生人,甚至是你讨厌的人,但是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去,在KTV度日如年,你并不情愿为此支付“娱乐”时间,但不得不消耗。前者你丢进增益时间,后者你丢进损害时间。
这两种方法的区别,你可以这样理解,方法一针对分析“事”,而方法二针对分析“情绪”,各有侧重,我目前使用方法一。
在aTimeLogger中,两个维度可以通过“类别
”和“组”两个功能共存,确定好分类之后在倒数第二个选项卡中,点击有下角“+”号,勾选“群组”功能,输入损益性名称如“增益时间”,“损害事件”,“中性时间”。然后进入新增的群组中,点击包含的活动处“+”号,把你认为对应的活动类别放进去。这样你就能在“第二个选项卡”的“高级统计”功能中折叠或展开损益群组,查看不同时间期限自己在哪方面消耗的时间更多。
高级统计功能(需捐助后开启)
我的增益&损害&中性时间趋势分析
二、分类的从属和定义
我们现在设置的所有活动类别,基本属于第二层级,它们上面还有一级大类,下面还有三级明细。比如“通勤”和“出行”都属于交通出行,“睡眠”和“午休”都属于“睡眠时间”,我的一二级从属关系如图示:
我的分类从属关系
而三级明细是指,当我们进行“下厨”这个活动时,我们具体在做什么菜?是酸辣土豆丝?还是啤酒小龙虾?为了方便日后分析,我会在“备注”栏中写明活动进行时的明细。
备注栏注明“知乎”
当然,生活中的动作其实有很多,比如除了我记录的这24项类别,还可能有“医疗”,“录视频”,“寄快递”,“银行办业务”等等,但我们不可能全部写完,一来数量超标,二来分类太多,脑子记不住。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收集箱”用以缓冲那些暂时无法分类或者出现次数较少的活动,因此我设置了“其他”这个类别。
当我进行看病,寄快递,录视频,办业务,转账等等低频次活动时,统一用“其他”来记录,但别忘了写备注作为依据,季度或年度分析数据的时候,把“其他”下的动作归档,找出有没有新晋的“常规动作”(连续/高频/长时间消耗),如果有,则单独新开一项类别,如没有,则维持现状。
最后,分类的从属不是既定的,也非绝对,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记忆,以我的经验,当你需要记录的类别超过10个的时候,记忆就会失灵,可能会出现动作和类别不对应的情况。因此我推荐在所有活动的定义明确之后,用表格记录下来,如图示:
分类定义记录表节选(部分脱敏/未更新,供参考)
三、分类的数量和摆放
这部分完全是经验主义,因人而异。
1.分类的数量
1)不超过手机一屏
2)数量在15-25之间
2.摆放的位置
根据左右手习惯,按屏幕触摸容易度划分:
根据点击频次摆放
右手习惯容易触摸区域排序:绿>蓝>橙>褐,所以绿色区放最高频需要点击的活动,如“工作”,“娱乐”等。
备注:如果使用了“群组功能”,同一组中的类别必须是连续的,不能拆分,只能在组内排序,而不能再自由摆放。
四、分类中的特殊情况
使用事务性分类,在实际使用中你或许会遇到这两种特殊情况,分享我的做法:
1.活动本身的属性重合
比如我现在要去菜场买菜,启动“购物”,当我走进菜场挑选菜品时,我不会固定在一个摊位,一定是频繁走动的,于是同时触发“出行”这个活动,在aTimeLogger的设置中你可以允许多活动同时记录,但那样会出现一天记录的时间大于24小时的情况,所以我的原则是,同一时间,只允许存在一项活动,当出现属性重合的情况,我会:
1)以目的为导向
我的目的是“购物”,而不是“出行”,因此只记录购物时间。
2)增益时间优先
当我在地铁上“通勤”,我觉得无聊,启动“读书”,这时虽然必须是通勤时间,但“读书”是增益,而通勤是“损害”,优先以增益时间为准。
3)效率值优先
什么是“效率值”,同样是我在“出行”时“读书”,但不像“2)”一样新启用“读书”,而是沿用“出行”,但在备注栏增加某种符号标记,如“#读书”,这样我就能在Excel中用“#读书”耗时/“出行”耗时,计算出我“出行”这个类别的利用率。
2.活动中的活动
为了平衡实际动作和类别的数量,我们会使用一些更宽泛的类别,比如我的“娱乐”和“阅览”,娱乐表示一切玩乐消耗,阅览表示一切学习消耗,这意味它们消耗的时间,会比其他类别多得多,也就存在“浑水摸鱼”的情况。
比如,娱乐中的唱歌聚会,影视刷手机,都属于损害时间,但是它们的“危害性”是不同的,刷手机>影视>聚会,因此当我的“娱乐”时间超标,我必须首先解决娱乐下的刷手机时间消耗。
如果你平时不备注,这时候你会无从下手。我的小技巧是这样,影视前加上“@”符号,聚会之类的时间写明备注,刷手机备注为空,这样当我导出Excel分析的时候,我就能通过筛选区分出“娱乐”的消耗大头在哪儿。
五、可以参考的分类线索
1.软件默认分类
1)活动界面
aTimeLogger默认类别
2)图标设置界面
设置图标中有不同分类可参考
2.应用宝
购物,阅读,新闻,视频,旅游,工具,社交,音乐,美化,摄影,理财,系统,生活,出行,安全,教育,健康,娱乐,儿童,办公,通讯。
应用宝官网
3.大神分类借鉴
1)@剑飞在思考
学习成长,工作事业,社会交际,家庭生活,健康休闲,交通时间,睡眠时间。
来自简书@剑飞在思考
2)@艾力
娱乐时间,休息时间,强迫工作,高效工作,拖延时间。
来源艾力《你一年的8760小时》书中原文:记录完毕就要去分析,我把时间分为五类,这五类可以概括生活里所有的事。第一类是尽情娱乐时间,就是高效地玩,无负罪感地玩,用蓝色来标记。比如说和朋友聚会,和另一半约会,和任何人做开心的事情都可以这么去标记,我也会把自己锻炼的时间放到这一类。有些时候读书看电影我也认为是高效地玩。记录这类时间最大的意义就是告诉自己,你每天也可以有不少时间活得很开心的。接下来,是休息时间,包括睡觉的时间,我把自己一个人吃饭的时间也标记成休息,包括上下班路上的时间也标记成休息,毕竟这段时间我们没有跑,也没有累得满头大汗,偶尔我也会在路上听听音乐或看看电子书。这些时间都被我标成绿色,一眼看到这些绿色时间,就知道今天为自己积攒了足够的能量。然后,是强迫工作的时间,用橙色标记。比如说大学有些课你不想上,但是不得不去上;工作的有些会你不想开,但不得不去开,你可以标记成强迫工作的时间。这个时间是非常主观的概念,在过去的一年,我学会把强迫工作时间压缩到最短。很简单,如果这个工作我不想去做,但人又必须到场,我就会在脑子里想些计划,做些其他的思考。这段时间就巧妙地转化为高效工作的时间了。再往下,就是我最喜欢的高效工作时间了,包括高效地工作、看书、学习,任何能产生价值的时间都标记在这里,用黄色来表示。红色最可怕,是拖延的时间,做些没意义的事,比如在朋友圈自己给自己点个赞,早上在床上赖上半天床。我不是说我不睡觉,我晚上睡6个小时,中午睡1个小时,睡眠时间是足够的。但有些朋友,他可能早上7点醒来,但在床上一直赖到10点,最后躺到头疼才起来。这段时间可以标记成拖延的时间,因为你什么都没有干。其他拖延的时间,包括本来说好了出去玩3个小时,但不知不觉玩了6个小时,多花的3小时没有什么意义,这种时间你也要果断标记为拖延。任何你认为没有意义的工作,都标记为拖延的时间。这么一来,每一天的时间五颜六色会很有趣,你也可以进行计算。
4.其他常见的分类方法
图书分类法,线分类法,场景分类法(公司/家/旅途...),四象限分类法(重要/紧急)
六、给新手的分类建议
1.前期类别宜少不宜多,尽量在15个以内,不经常出现的统统丢进“收集箱”,因为当你需要活动切换的时候,发现类别太多,无法正确归类,对积极性打击很大。
2.哪些是日常中我经常做的事?要想清楚,这一步逃不掉。现在逃,以后也会补会来。
3.高频次的数据复盘,只有复盘,你才能找到那些你自以为没怎么做,其实做了很多的盲点,从而优化分类
4.分类会是随着人的不同阶段变化的,学生时代,上课自习更多;工作了,工作兼职更多;成家了,照顾家人子女更多,不死守,适应变化。
如果你决心把时间记录这件事坚持下去,可以加我微信ffeels,申请进入aTimeLogger国内微信总群,200+位同伴以及开发者本人陪你一起交流进步。
*来源:更多aTimeLogger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百天自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