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易经》,虽然不是都懂,但是基本上看着解释还是能了解些皮毛。第一感觉就是:里面真的有不少封建糟粕,但是总体还是可以让人修生养性的。
“《归妹卦》初九 归妹以娣。跛能履。佂吉。《象》曰:归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也许是因为古代男子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少女被作为妾室嫁出去,被认为是恒常之道,就像跛脚的人努力行走,吉祥。说明能秉承夫意协助匡扶家务。女人永远是处于从属地位的,“贤内助”也许从那个时候就有了吧。
我们现在看来觉得是糟粕,是因为我们我们现在的社会已经相对文明了,女性的地位已经不似从前那般附属于夫家了。但是就那些作品产生的年代来说,他们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
所以在看文学作品的时候,也不能揪着一些今日看起来是糟粕的点不放,知道那些是关于当时当世的观点就对了。所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是我们真正应该秉承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