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下午,我们学校邀请了刘利梅老师做专题讲座。
刘利梅老师简介
河南省教育教学专家,现任河南省实验小学大队辅导员、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辅导员,河南省语文特级教师。中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听完之后,我最深的感触就是管理。
一管理自己。
成长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自我要有目标,有要求。
首先就是,不断的读书,充实自己,丰盈自己。
读书都读哪些书呢。刘老师从营养的角度,把读书分为几类。
一类是高蛋白的书,是我们人类所必须的,比如说作为学生可以读《意林》之类的书,属于励志书。当然名人的传记之类更应该读一读,了解同年龄的他们在做什么。
一类是副食,也就是文学作品,从文学作品当中,读自己,读人生,从书中人物的故事,和自身的故事相联系,读出自己。
一类是主食,学生要学好课本知识,老师要大量的阅读专业书,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还有一类是甜点,也是,就是一些休闲之类的书,比如漫画。这类书要少看但也要常看,调节生活,调节情绪。
从读书当中,学会做一个对自己有规划的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真的不是一句空话,读书能让人沉淀自己,在书中看到自己。
今天下午,看到教室里面一片狼藉,有点不淡定了,情绪波动非常的大,感觉读了那么多书都白读了,瞬间就让自己所读的一切归为零,甚至是负数,负面情绪瞬间爆满。事后找人聊了两句,也就释然了。面对既定事实,牛奶已经打翻了,发脾气和抱怨又有什么用呢?我们要做的也就是打扫狼藉的地面,顺势把这作为一次教育的契机。
看来自己还要不断的读书,来学会调控自己。
其次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这个真的是非常的重要,今天下午也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好心态的重要性。
一定要学会在任何事情当中,都要看到它积极向上的一面,引导自己把心态调整到最佳,最利于自己的那一面,千万不要钻死胡同。
还有就是,自己最需要调整一下的是平时多看一些漫画之类的书,多锻炼锻炼自己的幽默感,多学习怎样与人相处,与人沟通。感觉自己,平时是一个,在说话上很不注意方式方法的人,喜欢直来直去,有什么说什么。其实有时候适当的幽默,适当的婉转一点,没什么不好,甚至比直接说出来起到的效果要更好。有时候直来直去的,话是如此但很伤人。
二管理学生。
管理学生的三个境界:
1.为学生想得远一点。
不要只想眼前的书本知识,不要只想本学期的任务,考虑的要久远一些,做长远的规划,至少是一个小学六年的学习规划,从身心健康考虑,从他至少要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公民考虑。
2.尊重学生,也就是接纳学生的不完美。
这让我想到了几米的《我不是完美小孩》。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更何况是小孩子呢,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发生这样那样的事情,都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善于面对孩子的错误和问题,善于抓住这些教育的契机,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尊重孩子的个性但不放弃。
三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我们是老师,是妈妈,也是朋友,怎么样在这多种角色中合理转换呢?不同的场合要清楚自己的身份,要明白自己该做的事情。
管理学生的三个步骤:
1.理在前,管在后。作为班主任,班级的,管理,比如说班规呀,口号啊,等等,都要站在学生的力场上,来进行设计和规划。学生参与其中。有大目标,还要有小细节。找到,每天的早读怎么上,作业怎么布置?有什么具体的要求,都要清晰明了。
2.评价。
评价要及时,要恰到好处,不放过任何一个能教育孩子的时机。
3.反思总结。
老师要善于反思和总结,同样,也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之后,孩子们初步有了自己的认识和判断,不断的通过反思来发现自己的不足,取长不断,取得更大的进步。
其实我们的管理,说白了就是自身格局的大小。站得高,望的远,心胸开阔的人,格局就大。因为那些琐碎的小事与心中远大的目标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不值得计较。
做一个会管理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