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默森曾经说过一段很美的话:这些开在我窗下的玫瑰,和以往的玫瑰或其他更美的玫瑰一律无关;它们长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它们与今日的上帝同在。它们没有时间的概念,只是单纯的玫瑰,存在的每一刻都是最完美的。然而人类不是延续便是回忆;他不活在当下,回顾的眼睛总是悲叹过去,轻忽周遭种种的富饶,他总是踮起脚尖望向未来。除非他能超越时间活在当下的自然中,否则他不可能快乐、坚强。
单纯的存在于当下,享受当下,这是一种能力,如果真正拥有这样的能力,内心就能获得平静,喜乐,不被世事纷扰!平静,喜乐,平静,喜乐,多么美好的生活,谁人不想呢?想就有了吗?非也!现实生活中,已然有种类繁多的各种静修,可以帮助我们去向这种能力靠拢,譬如瑜伽,冥想禅定。灵修之路漫漫,亦或需要阅读各种静修类书籍,方能助长一臂之力,早日领悟出真谛。精神的力量不容小觑,需要你去伪存真,去除小我,觅得真我。小我亦是私我,私我不是真正存在的,是虚无的,所有的苦痛挣扎都源于私我。意识到这一点相当重要!
有观点说佛化教育的基本精神就是去除恐惧和发现人性本善,我们需要“放下罪恶感,放下内疚,放下谴责,不再认为自己犯了什么错;不再寻找问题加以修正,而是去滋养自己的善与智慧……觉察别人身上的恐惧与无惧,并且帮助他们觉察自己的恐惧,发现自己的无惧,这就是慈悲。”这也是放下私我的洞见!
我非我,即为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