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有25%的人有拖延症。这个比例说实话,真的很高了,但觉得自己有拖延症的人远超这个比例。
法国哲学家朱尔斯·贝约尔说过这样一句话:绝大多数人的目标是尽量不动脑子的生活。一语中的,这句话是不少人真实的写照。有了这样的的想法,自然就有了拖延。
拖延是因为不愿意改变,不拖延就意味着要改变,现在就要动脑子,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去改变,从而形成了拖延。
其实,有拖延行为,不代表就有拖延症,就像有强迫行为也不一定就有强迫症一样。
如果拖延会造成人生的挫败,让你对自己的评价很低,觉得痛苦,这样的才是拖延症。而强迫症就是这个事情会让你感到痛苦。所以不管是强迫症还是拖延症,最重要的就是它给你带来的感受是怎样的。
如果没有什么影响,那只是拖延或者强迫行为。而如果给你造成了痛苦,那就是拖延症或强迫症。而拖延不是简单的逃避行为,而是一系列的想法、情绪和行动连在一起才会拖延。
那么拖延症都有些什么分类呢?
1、期限性拖延症
它最大的特点是有期限,拖到期限将至才去行动。比如周天要交的作业,很多人就会拖到周六晚上才去写,然后周天交上去。
2、个人事务的拖延症
它没有明确的期限,最后可能就是无休止的拖延下去。比如一个人想要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所以她打算去报个培训班。但又觉得最近工作太忙了,所以往后推了,后来又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足够的报名费,所以又推迟了……最后可能就是一直推迟下去。
3、简单拖延
一些很小,很简单的事儿,却一直没有行动。比如洗碗,本来把碗放进洗碗槽,就手洗了就行。但却因为觉得自己还有别的事儿,或者想休息一会儿,就一直拖延到了很晚。
还有就是我们有时候回复别人的信息也是如此,可能看到了,但是没有及时回复,想着等空了来回,然后慢慢的可能就把这事儿给忘了……
4、复杂拖延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可能与我们的心理疾病有关,还有可能和童年经历呀,自己的完美主义之类的有关。
比如有的人总想等自己准备充分了,万无一失了再去行动,觉得这样做出来的结果才会是更好,更完美的。
以上是拖延症的分类,那具体要如何面对拖延症呢?一步一步来看。
首先,我们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称之为拖延症患者。很多人都会在自己拖延的时候告诉自己或他人:没办法,我有拖延症,老是想着再等等,再准备准备。一旦你这样想了,你就是在为自己的拖延找借口,在推脱。
所以,如果想要改善拖延,那首先就要学会不为自己开脱。你可以说:我没有拖延症,所以我现在要去解决这个问题。你的想法决定了你行动的意愿。
其次,要克服对失败的恐惧,奉行立即行动。其实拖延心理最根本的动机是来自于完美主义,就是总想结果最好。
说直白一些就是太在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了。害怕自己全力以赴的去做了,结果还是没有做好。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把我自己看得太重要了,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人在乎你的,甚至只有你自己在乎。时刻牢记——完成好过完美。
治疗拖延是需要三管齐下的,哪三管?
一是认知方法,也就是ABCDE模型,用这样的方法去看清拖延。
二是情绪方法,管好自己的情绪,帮助自己建立忍耐力和持久力。
三是行动方法,只有行动起来才能真的应对拖延症。
那认知方法的ABCDE是怎么用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A代表事件发生
B代表你对此事的看法
C代表结果
D是重新看B,改变对此事的看法
E是得到改善
用个例子来解释一下:
有份报告必须下周五早上九点之前交(这是A),你想着等到周四晚上再来做(这是B),周四晚上你着急忙慌的随便整理可以一些资料就完成了这份报告,结果交上去领导十分不满意,觉得质量很差(这是C)。
于是你问自己,为什么非要等到下周四的晚上再做而不能现在就开始做呢?拖到下周四再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吗?很明显对你来说没有好处,反而还可能影响自己在领导眼里的影响,从而影响后面的职业发展(这是D),于是你来到了书桌前,开始整理资料,草拟大纲了,希望早一点完成然后还能有时间修改(这是E)。
这就是认知模型ABCDE的使用,它对治疗拖延症是有效的。所以我们要学会与拖延症对话,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有什么好处吗?
那么具体怎样才能从拖延到高效呢?这里有一个五步改变法:
1、觉察
利用ABCDE模型,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再思考,让自己的目标更加的清晰。这个目标不是为了完美,而是为了更好的完成。
2、行动
把自己在思维上的改变从实际行动中提现出来。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比如要交的报告,从现在开始准备。
3、调节
改变认知整合部分,比如你本来现在要做饭,就专心的做饭,如果在做饭期间你有想起来有个事情没有做,又想去做那件事时要忍住不去。如果实在纠结得厉害,干脆坐下来和自己较劲儿,就是不去做。这就是在帮助自己建立忍耐和持久力。
4、接纳自己
不管如何,接受真实的现实,更多的是正面的评价自己,提醒和肯定自己的进步,鼓励自己更多的去改变。
比如今天比往常提前了五分钟出门,要肯定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给自己精神上的鼓励。
5、自我实现
在你认为有价值的领域卓有成效地探寻自己能力的极限。就是激励自己去做得更好。
这是五步法,其实还有一些别的方法,例如把背包扔过墙(面对面前这堵难以翻越的墙,先把背包扔过去,增加自己行动的动力),运用承诺(给别人一个更往前或更好的承诺,比如本来周三交的报告,告诉领导自己周一就能交;本来靠80分就合格,告诉老师自己能考90分)等等。
还有很多方法,但大多大同小异,感兴趣的话可以买书来看看,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哦。
拖延是很多人都会有的行为,希望我们都能改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