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南希的第001篇分享
作者 | 南希 编辑 | 南希
嗨,你好呀,我是南希,一位普通的90后。兜兜转转二十多年,用尽了一生好运,今天终于与你见面了,不胜欣喜。
自从2015年大学毕业后,我辗转3座城市跨越1800多公里,只为寻找职业突破口,然而伴随我的始终是焦虑、迷茫、恐慌的情绪以及负债累累的现实。幸运的是这一切在2020年迎来了转机,不但结束了找不到人生方向的日子,还实现了第一次月入过万,而这一切都是写作给我带来的。
2020年6月的月复盘中,我终于对自己说出了一个词:不负时光。这一年我做了许多事,在写作训练营从小白学员成长为助教团长,经营3个自媒体平台,每日阅读和写作,开通公众号等,这一切的核心都是——写作。
它不仅缓解了我的经济压力,让我度过人生低谷;也帮助我发现了自己的优势,收获了自信人生;最重要的是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方向,能坚定的追寻最初的梦想。
- 01 -
迷茫的时候,陷入极度自我否定
如果要把过去的20多年划分为两个阶段,用大学毕业作为分水岭最合适不过了,大学毕业之前的学生时代也曾自信满满,而随着大学毕业进入职业生涯,焦虑迷茫就成了主旋律,长时间的迷茫,也让我越来越胆怯,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
1)曾经自信的学生时代
我出生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村,冬天的早上白茫茫的浓雾翻涌,直到十点多才能见到太阳,如果站在高处俯瞰,真的有几分人间仙境的味道,我在这里度过了十多个春夏秋冬。
因为父母远在浙江,以及爷爷奶奶耳提面命教导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就成为了我学生时代唯一的目标,我想通过上学走出那个小山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过,我并不是一位学霸,读书算不得努力,也许是因为运气好,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都能保持在前30%。
学习成绩不算顶尖,而我又是一个知足常乐的人,所以我很少因为成绩不理想而愁苦,也未曾因为面临考试而产生压力,就这样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节奏,自信愉快的度过了十三载。
可能是我心态足够好,上天也眷顾,让我顺风顺水的考上了大学,实现了人生第一个目标,成为我们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
2)焦虑迷茫的职业生涯
上大学,是我心中的第一个梦,也成为了我18岁之前唯一的人生目标,但紧接着的职业生涯却让我失去了方向。
我该做点什么?我能做点什么?
还未毕业,我就一直在思索着这两个问题,直到毕业三年后,我也未曾想明白。
这一路尝试过在私企工作、自己投资以及去政府部门上班,但我总是找不到归属,伴随着我的是迷茫、焦虑和恐慌。
毕业三年,我只有一身债务和满心疲惫,至此跌入生活谷底。
2018年年初,在不甘心和逃避中回到了父母身边,日日待在屋里不肯出门,夜夜沉迷于电视剧中。春节前,奶奶还是看不下去了,帮我还了2万元的债务后,与爸妈一起回了老家,我独自留在这座小城,过了20多年最冷清的一个春节。
兜兜转转,我不得不再一次去思考这两个问题:我该做点什么?我能做点什么?
我回顾了一遍过去的人生,大学学的是设计专业,奈何既没有设计天分,又不肯下功夫琢磨,自然被我否决了。于是,我拿着放大镜寻找自己身上擅长的技能,遗憾的是经360度扫描后,得出的答案是没有,于是陷入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之中。
- 02 -
寻梦的时候,发现人生最大优势
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迷茫,再加上想念曾经一起努力的伙伴们,我便陆陆续续在简书上写了几篇文章,也收获了一些陌生人的鼓励和点赞。这让我突然想起来,在这二十多年中,有一件事我一直没有放弃——那就是写作。
1)小学课堂,写作梦的起源
我的写作梦,起源于小学五年级的课堂。那时候刚从我们乡村的小学转到镇上的小学就读,不仅离家远了必须要住校,也从受老师关照的第一名,变成了70多个学生中的普通人,极度的胆怯和不自信。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位良师——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他在70多个人中看见了我,并给予我赞美和宠爱。犹记得第一次作文课,他当着全班同学读了我的作文,还夸我其中有一段引用的特别好,事到如今,我虽已记不清当时写的是什么,但一直记得那种被看见的喜悦。
伴随着写的是阅读,没有课外书和图书馆,我借遍了同年级的所有的课外书,大多是作文大全、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因为阅读量多了,写作文的水平也保持在班级前列,老师曾经说要是我的字再写得好一些,我要多少分就给多少分,也因为作文得分较高,还曾经考过全年级语文第一,我的写作梦也就从那时埋下了。
2)学生时代,写作梦的延续
如果你以为,从此我就走上了写作之路,那就让你失望了,因为初中和高中时期,我与写作再也没有任何关系,哪怕是作文也无半点灵气,仿佛曾经因为作文颇得老师宠爱,只是我的一场梦,写作成了我心底不与他人道的秘密。
幸运之神再一次眷顾了我,高中好友是一位文采斐然的女子,看着她笔下的那些文字,我的心开始蠢蠢欲动,也会在课堂上写下一两行文字或是半个故事,与她一起交流,甚至我们还一起申请了一个QQ号,准备在空间里发表我们的作品,那时距离第一次萌发写作梦已经过去了5年。
上大学后,也曾陆陆续续写过两次小说,也遇见过几位喜欢写作的朋友,奈何那时候坚持写作对我来说是格外困难的一件事,这一次提笔又在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中夭折了。
3)职场新人,写作梦的萌芽
2018年处在人生低谷,重新回顾和总结过去的人生,才发现我一直希望自己是一个擅长写作的人,所以决定重拾写作,这便是我写作梦真正萌芽的时刻。
为了坚持心中所想,我决定从事与写作相关的工作,于是文案岗位成了我投简历的目标,再三评估现状后,最终决定在一家莆田系医院做文案,工作内容是对一些文字多次重组,幸运的是我在这里第一次接触到了自媒体,这也成为我人生的转折点。
在运营公司自媒体账号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我注册了自己的账号,从零开始摸索写文章。由于不会写文章,也没有运营经验,坚持了整整三个月,没有一分钱收入。也许正是应了那句话,功夫不负苦心人,在我准备要放弃时,意外触摸到了写作变现的大门。
通过写作,获得了额外的收入,不仅缓解了当时巨大的经济压力,也成为我深入学习写作的资金来源,让我爬出人生低谷,实现翻盘。
持续深耕,让我遇到了一群优秀且持续精进的人,收获良师与知己,在写作路上一路狂奔,一起成长。
回顾过去2年多时间,一共写下945篇自媒体文章,40W+的小说,以及无数的点评、复盘,平均每月输出字数10W+,逐渐将写作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从不会写作的小白,到写出百万爆文,我只用了2个月;用1.5小时写稿,为我带来了5000+的收益;也通过写作,让我实现人生第一个月入过万。
写作带给我的不仅是金钱收益,它让我从自卑到自信,从不敢到多方面挑战自我,将我从焦虑迷茫中拯救出来,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当不再受金钱所困时,我可以不拘泥于眼前的苟且,对未来信心倍增,开始自我投资,深入学习,窥见了我一直在寻找的自由,打造属于我的个人优势。
- 03 -
翻盘的时候,决定分享变现经验
有一次我跟一位十多年的好友,诉说自己职业生涯的心路历程,我问她:“你有没有觉得我挺惨的?”
她说:“不惨呀,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
当时我是诧异的,难道很多人都跟我一样迷茫,找不到人生方向吗?
紧接着她跟我说:“好喜欢你的生活,你要多给我分享。”
回顾我这一路,从人生低谷到逆境翻盘,多亏了写作变现。所以,在实现逆境翻盘后,我想将我从新手小白到写作变现的经历分享给你。
从小白到成功变现,皆源于这两个动作:刻意练习和持续输出。
1)刻意练习:将写作变成习惯
从确定要将写作打造成自我优势时,就深知这需要持续的去写,作为小白的我并没有什么独特的经验,唯一做的一个动作就是每天都去写。直到今年5月份读到《刻意练习》这本书,我才知道当时我的动作就是在刻意练习。
在2018年那段时间,我特别的缺钱,通过写作变现的想法特别强烈,也因为没钱,我拒绝所有社交,晚上留在公司加班写文章,持续日更3个月,终于能顺利的写出成型的文章。
3个月,有了第一笔收益,只有2块钱,但当时却让我欢呼雀跃,第一次通过文字获得了收益。而当月也获得税前收益1706.29元,税后到手1525.03元,成为我人生第一笔工资之外的兼职收入,也是通过写作变现的第一笔收入。
当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之后,又开始做更多的尝试,比如在写作训练营做助教,通过点评学员作业练习改稿和鉴别文章优劣的能力;通过记录每日事件,去分析总结这件事产生了哪些好的或不好的影响,去练习自己深入思考和提炼的能力。
要将写作变成自己的优势,先埋着头去写,通过刻意练习写的动作,将写作变成习惯。而我通过2年多的练习,如今每日各种类型的输出字数保持在3000+,最高日输出曾达1.2W。
写作于我而言不再是坚持,而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持续输出:用结果倒逼动作
刚开始埋头去写,遇到最大困难就是不知道该写点什么,但一想到今天不写明天就没有收入,就逼迫着我去到处收集素材,后来每个月都订了当月要达到的数字目标,以此来激励自己持续输出。
当然这一招是非常有效的,在金钱的诱惑下,我从一日1篇,变成了一日2篇,甚至挑战3篇。这么说来,之所以能持续输出,很大程度上是源于金钱的诱惑,用数字目标倒逼我的动作。
为了能每日有东西可写,我做了三个动作,分别是:关注细节、深入思考、习惯阅读。
关注细节,是我的第一个动作。
沈复《浮生六记》中有一段内容被选入中学课本,我仍记得文章的开头:“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是的,哪怕是生活中极小的琐事,只要细细观察,也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有一段时间,我喜欢看公交车上的人,观察一个人的穿着,随身携带的物品,有没有同伴等细节,这些都是我的素材,任由它们在我的脑海中去勾勒一个故事,当然不用验证故事的真假,推测故事本身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深入思考,是我的第二个动作。
如果未能深入思考,看到的就只能流于表面,而我们的大脑也是有过滤机制的,一些事不进行思考再加工就会被遗忘,哪怕是看似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进入深入思考和分析后,才能窥见其背后蕴含人或事的底层逻辑。
想要写出有深度的作品,深入思考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动作。
习惯阅读,是我的第三个动作。
一千字的输出需要有十万字的输入,对于写作者来说,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习惯。
在系统性的学习写作后,养成阅读的习惯就是接下来的目标,通过降低期待、科学阅读等方式,最终顺利将阅读变成每日必做事项。
如果仔细研究,就发现这三个动作都指向同一件事,那就是收集素材。
想要持续性的输出,就要倒逼自己养成收集素材的习惯,你看过的风景、遇过的人、刷过的剧、读过的书等都可以成为你的素材,哪怕你不记得了它们具体内容了,但在你需要的时候能找到,它们就是你的素材。
不管写作也好,还是做其他事也罢,刻意练习和持续输出都是必不可少的。唯有在时光中不断精进,才有成为杰出者的可能。
也许你会好奇,絮絮叨叨讲了这么多我的故事,能给你带来点什么呢?
我只想通过自己,一个普通90后姑娘,通过兼职写作月入上万,实现人生逆境翻盘的故事,告诉你就算学历不高、没有文采,也能通过练习写出好的文章,普通人也可以让写作成为人生利器,通过写作遇见更好的自己。
所以,我萌生了一个念头,通过写作第一站的微信公众号,将我与写作的故事,以及我收集到的50位普通人写作变现的故事分享出来,希望爱好写作的你,也可以在这里找到写作的初心,实现写作变现,创造你与写作的故事。
学习写作,拨开了眼前的迷雾,点燃最初的梦想;
相信写作,找到了职业的方向,收获内心的自由;
深耕写作,走出了生活的低谷,实现逆境的翻盘。
期待,我们能在这里遇见,彼此陪伴,一起创造我们与写作的故事。
—END—
作者南希,一枚普通90后姑娘。因一直追求人生自由,而走上写作之路,两年多将写作和阅读变为一种习惯,实现写作变现,也通过写作找到职业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