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杈儿一直都不愿意承认自己选择到英国读书的原因,这也是树杈儿妈一直想要个答案去解释的,关于树杈儿她最不能理解的选择。
那时候树杈儿刚上高中,有了喜欢的男孩子,却一直记着树杈儿妈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教导不敢恋爱。于是树杈儿想着,离开了树杈儿妈的掌控,就可以随意谈恋爱,无法无天了。
然后树杈儿说:“妈,我要去英国。”
树杈儿妈当然不同意。树杈儿读着北京那么好的高中,是树杈儿妈的骄傲。她很谦虚,只跟别人说:“我闺女中考考得我不满意,但全区排一百多名也不错了”。现在树杈儿要放弃这份骄傲了,并且出于某种原因,并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一开始树杈儿妈只当小姑娘是在开玩笑,树杈儿却是真的动了心思。
树杈儿住校,在没爸妈管的时间里自己找学校,问中介,去和自己的好朋友们悄悄谋划着惊天动地的出逃计划。当树杈儿把一个完整的不成熟的计划一本正经的向全家宣布的时候,树杈儿妈正视了树杈儿的提议。树杈儿妈慌了。于是树杈儿妈严肃的带着树杈儿继续找中介,试图摆事实讲道理让树杈儿明白放弃国内的高中选择出国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可树杈儿不听,树杈儿还小,天不怕地不怕,骨子里倔强,执迷不悟。树杈儿没有认识到什么错误,树杈儿只想离开。树杈儿相信自己是个优秀的孩子,在中国还是英国都可以过得很好。可树杈儿妈树杈儿爸都不这么想。反倒是树杈儿奶奶,最舍不得树杈儿的老太太说:“让她去吧,那是她想做的事情,我们应该支持她”。树杈儿后来知道了奶奶未必是这么想的,只是不想再看树杈儿和树杈儿妈的对峙,不想看树杈儿脸上怀才不遇的表情。
树杈儿后来想想,自己究竟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勇气,把最开始想逃离的原因有理化到什么拥有更远大的前程,去和全家抗争?树杈儿想不出答案,可树杈儿已经赢了。
赢得也奇怪。那时候树杈儿差不多要放弃了,在学校里踏踏实实读书考试,拒绝掉了一个看起来不靠谱的英国高中。然后树杈儿妈和树杈儿爸突然觉得树杈儿长大了,懂得了鉴别好坏,懂得了理性思考,可以出国留学了。
于是树杈儿全家出动,找到了一个看起来还不错的高中,通过了入学考试,拿到了录取通知。
那时候树杈儿的高一也刚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