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书APP本周樊登讲书《少年发声》,边听边被一次次击中,每一个案例几乎都能对应住自己或身边人,我心疼着孩子们,焦急着爱孩子又作孩子的家长——“咋能这样呢?”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杨东平教授说,在中国,讨论教育问题时,儿童的缺席和失声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是啊,我们很少听到孩子们怎么说,孩子们的话语到底是什么?很多家长跟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交流的时候,孩子们会关起门来,不跟家长说话。这时候,家长认为,我的孩子是不是出问题了?实际家长应该反思自己是否出了问题——我们平时给孩子创造了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平时用什么语气和孩子交流?孩子的内心究竟在想什么?孩子到底要说些什么?等等。
作者陈瑜,采访了16位不同年龄阶段,来自不同城市、不同家庭的孩子,让这些孩子说出了自己心中想说的那些话。很多话听完之后,就会意识到家长的问题到底在哪儿。所以听完这本书后,觉得所有的家长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小含,就读高一的女生。小含挺快乐,她从公办学校转到了国际学校,因为这所公办学校的老师不允许孩子带课外书上学。小含有一次带了《哈姆雷特》,竟然被老师没收了,这让妈妈觉得不能接受。再有就是老师在学校里鼓励孩子们互相打小报告,揭发同学。妈妈觉得不对,很多家长联合起来找学校谈,但没有任何改进。所以她只能“用脚投票”,离开了这所公立学校,到了国际学校。
小含成绩一般,但她非常快乐、自信,对未来也不迷茫。她觉得到了新的学校以后,大家都“躺平”了,都很开心。现在,她每天都很从容地干着一些她很感兴趣的、有探索性的事。她甚至还去了坦桑尼亚扶贫,开阔了视野。
她有一次考试只考了40分,回来给妈妈看,妈妈也没说什么,只是说“行,下次加油”
小含的小学、初中都在公立学校,也是被管过来的,没有什么自主性。班主任曾经跟他们说:“你们所有人都要拿第一,怎么都拿第一呢?你们全班40个人,都给我考100。全班都是第一,这就是你们的目标!”
到了国际学校后,课业轻了,小含说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想明白了很多事。在这个过程当中,小含开始对人性,还有父母、家庭关系,都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她还做过调研,采访同学,了解他们跟父母的关系。
读人和看书一样,能学习到很多,领略到很多,最大的发现,就是“别人是人”。当和同学不熟悉时,从来不会感觉他是个人。而当真正了解他的时候,才发现他是人。是那种直观上的震撼,突然参悟的感觉,发现人和人之间比想象的要更加相似。有了更多的同理心,也理解了很多社会现状,从一个很小的点看到了很深刻的人性。
高一的小含觉得世界是美好的,但普遍来说,人是无比相似的,他们始终厌恶自己,不可避免地要抹杀自己的一部分,包括抹杀别人的一部分。
小含已经思考到了形而上的高度了。
小含说她妈妈作为人的完整性很高,很有人格魅力,她想成为她妈那样的人。其实,妈妈不是有意地影响她,只是在妈妈身边,不自觉地被妈妈影响。
表面看,她和妈妈是母女关系,但很多时候,她们作为两个平等的人一起聊天,妈妈很尊重小含,把小含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她们聊各种话题,更多时是小含主动跟妈妈聊,听妈妈的的反馈。妈妈从来没有让小含失望过,她们的价值观非常相似。
小含开朗、淡定的孩子,她可以做到这样。
小含说她的未来规划,不想坐办公室,不会很有钱,但有自己的处事模式,可能不会那么努力工作,但觉得的精神世界比较富足。
她想做一个自由工作者。以后能干什么,其实都不是很在意,也并不担心,因为她觉得大部分都能干好。世界很美好,有很多东西可以追求。
当她接触了解了很多人后,她意识到自己是个很幸福的人,非常非常非常幸福……
小含找到了一个不盲目、不跟风的家长,非常难得,家长没有盲目地让孩子刷分,没有盲目地逼迫孩子学习,把大脑用坏,而是选择让孩子过上相对自由的生活,去探索这个世界,去思考人生哲理。这样的话,孩子的内在潜力被激发,且有很多空间可以开发。而那些头脑被家长逼到尽头的孩子,他们对自己的人生会觉得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