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国新表弟发了一组”虚云大师诗意”的画作。感觉和他以往的寄情山水的风格不同,就惊诧于他的博学。我一向是对宗教敬而远之的,甚至孤陋寡闻到连虚云大师都不甚了解的境地,倍觉尴尬。只是觉得画上的两句诗甚是有境界,但不明真意。就百度了一下。跳出来的词条是“古佛有言如皎月,照人烦恼作清凉。”。且并非虚云大师所言。我想,这一定是国新弟按照自己的心境又有改动了。
第二幅果然就是作者自己的意思了,说大师少年得志,不想困于家中,偷偷出家,云游四方。
“一间茅草屋,半亩藕花田。”这是怎样写意的生存状态。只要有清修时的茅草屋,只要有参禅时的荷花作伴,就够了!还要求什么呢?只有贪婪的欲望是添不满的。如果无欲望不就没烦恼了吗?
这是入定参悟前的情景吧,据说大师入定有时几个时辰有时几天多的有半月余。那是怎样的一种境界我想像不到。我只是羡慕大师超然物外,心系天地的大情怀。
这就是另一种精神世界的表达了,人在山水之间,神思缥缈,哪里要用琴声来呼应水的流动和风的吹拂呢?哪要仙鹤的舞蹈来补充大师眼里最美的留白呢?我只要这自然之光,这天地的灵气,这叶的绿,花的红,水的清,山的远……就足够了!
多年以后,得道的大师回到故乡,他不是高官得作,骏马得骑的衣锦还乡吧?他后悔吗?他羞愧吗?不!绝不!他不是你们眼里的去“得到”的人!他是去舍弃和付出的人!我这里不去赘述他的功绩,也不去歌颂他的伟大。其实,这些都是你们给大师的回馈,大师没有在意得到什么。他是石,悟到智慧之火;他是火,照亮馄饨的路;他是路,引你走向找到真我的远方……
以上是我对国新画作的一点思考,不知道是否应了他的原意。
我也是今天才在百度上了解了虚云大师的生平和功绩,以及在宗教界的地位和贡献。那里说的很清楚了,我没有再说的勇气。只有钦佩和仰慕。
我只能说我自己的故事。
那一年我还是个实习医生。没有成家就整天在医院里泡着。有一个慢性病的住院患者挺健谈的,没事满医院乱窜。不知道怎么的就和我混熟了。有一天,他叫我说,今天是四月初八,寺院有盛大的庙会,咱们去看看呗。(后来我想,他可能是祈求去病消灾的吧,当时是不知道的)我那时候也没去过任何一个寺院,就生出好奇心了。于是,请了假,登上公交,直达市内的般若寺,那里的人可真多。一进去看众人都没了嬉皮笑脸的严肃和香烟缭绕的氛围,就立时也安静下来。我的那位同行者似乎是轻车熟路的不知道消失在哪个跪拜的行列里了。我一个人漫无目的的溜达。见庭院左侧有好多人围了大圈不知道在嘛,就凑过去。原来那里有一个长方形的立碑,有五六米高,雕刻的忘记了是什么的一些图案。在碑顶的正中有一个十公分大小的方孔儿。大家都在向那里投掷硬币。我不知道有什么含义。只是大家都是久投而不中那方孔。就觉得好玩。我摸摸口袋,也没有硬币。正失望间,有一枚别人不中而跌落的硬币就落在我脚尖处。也没有人过来取了再投。我就随手拣了起来。走几步在人群外斜向上用力丢出,心下忽然就觉得会中那方孔的正中心。果然,应声而入,稳稳的留在孔里。立时四周有叫好声和热烈的掌声。我倒是羞的赶紧逃掉了。
还有一年一家人去鞍山的玉佛苑旅游。看过了室外的风景去室内看了壮观的玉佛。听了讲解,还真是叹为观止的膜拜了那尊似乎天成的玉佛。出来在门口留影。突然,我站立位置的后面中门打开,玉佛尽显。甚是震撼:没有特殊情况那宽大高耸的中门是不会开放的,而且,并没有任何一个人从那里进出。我不知道在我对面离我不远给我拍照的妻子当时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惊骇了。等她马上反应过来,跑向我的位置要站好拍照的时候,那大门由两个穿黄衣的僧侣一左一右合力关上了,只留呆立的妻不明所以。
后来再讲起这两件奇怪的事,有人会说你有佛缘啊。我想说似乎类似的事情还有好几件,只是不太记得清楚了。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缘的人,是不是有一天也会在那里得到开悟。但是,心怀敬畏,尊重别人的信仰我是知道的。
愿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阳光照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