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原文片段7
高级学习者拥抱新知,但从不轻信,他们会分析和整理看来的信息。高级学习者把遇到的问题当作成长的机会,他们追问和反思真正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高级学习者不抱怨自己的知识储备太少,因为他们不把大脑当硬盘。职场人遇到的问题,通常不在于硬盘里文件不够多,而在于中央处理器处理能力不够强,操作系统还是学院派系统,而且没有顺手的应用软件。
高级学习者还有高下之分。有些人可以把实用指导类图书(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明确的实用指导知识拆为已用,但遇到叙事类图书(如《乔布斯传》《杜拉拉升职记》)就做不到这一点了。有些人顺着书的思路进行加工是没问题的,但很难超越图书本身去思考跟随拆书家进行RIA现场学习,可以起到治病强身的功效。
而熟练应用“便签学习法”,可以有效培养高级学习者的学习能力,“锻炼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能力”。再进一步,学习的对象可以从知识拓展到各种信息(手机上读到的文章通常属于“信息”)再拓展到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
【I】高级学习者的学习能力非常强,把遇到的问题都当做成长的机会。熟练掌握便签学习法可以培养高级学习者的学习能力。
【A1】分析自己有时工作压力大的原因,不完全是因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强。比如上周申请课题时,不会从查阅的文献中提取关键内容,撰写报告时没有整理好框架等等。
【A2】通过多参考、多请教,多读文献,在月底前完成课题申请书。运用便签法加深对课题标书写作要点的掌握。
R 原文片段8
学习促进者的特征
高级学习者能“治病”,治自己的病。学习促进者还可以“救人”。
学习促进者拥有最强的学习能力—通过教会别人而深刻掌握某个知识。他们是身边人的福音,是快速变化的社会和激烈竟争的职场中最稀缺的人才。
在拆书帮中,拆书家就是学习促进者。他们]可以把一本致用类图书转化为一堂课,促进学习者把相关知识拆为己用,同时自己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思维能力也能不断得到强化。
【I】学习促进者在教别人的过程中也能加深自己的印象,促进自己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思维能力进步。他们是现在社会的稀缺人才。
【A1】今年年后经张珏老师推荐,开始接触学习拆书训练。每次见群里张老师和其他老师的心得分享,都收获颇丰。他们在传授经验的同时,肯定也加深了自己对拆书训练的理解与熟练运用程度。
【A2】老师也称先生,即先做了几天学生。这学期讲课时,要在课前反复把新加的知识点拆开,揉碎,融会贯通新旧知识,教案里要做清晰设计。在给学生讲清楚的同时,加深自己对这块教学内容的把握。
R 原文片段9
控制点是人格心理学中的一种理论,主要探讨人们认为自己对影响自己的事情有多大的控制力。1954年,朱利安·罗特( Julian B, Rotter)深入发展了“控制点”这一概念,从那时起,这一理论就成为人格研究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控制“点”( Locus,拉丁文词汇,意思是位置、地点)可能在内部,也可能在外部。控制点在内部的人认为他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控制点在外部的人则认为他们的人生和所做的决定都由环境因素决定,而由于他们不能左右这些因素,自然也就无法控制自己的人生。
拥有强大内部控制点的人认为人生中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比方说,如果一个拥有内部控制点的人在考试中发挥不理想,他会把这个问题归咎于自己准备不充分;
如果发挥良好,他会认为这是因为自己学习能力强。同样还是考试,一个拥有外部控制点的人没考好,他可能会说是因为考题太难了;考好了,他会认为是老师教得好,或者是自己运气不错。
柯维用来演绎“积极主动”的“关注圈”与“影响圈”的模型就脱胎于罗特的控制点理论。其实这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对知识的拆解。柯维的拆解使我们更容易理解、更容易应用这个人格心理学概念。换句话说,他帮助学习者把“控制点”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积极主动”的能力。
所以说,关于柯维的争议,双方的说法都有道理:柯维不是像査尔斯·汉迪那样发明新思想的理论家,而是非常优秀的学习促进者,是伟大的拆书家。他不仅自己学习能力超强,而且能帮助他人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柯维的著作帮助了数千万人。1996年,《时代周刊》将柯维评为最有影响力的25个美国人之一,《福布斯》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为十佳商业管理图书之一。
学习者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为柯维这样的学习促进者。
【I】人格心理学中的“控制点”即对于事情的归因方式,控制点在内部的人认为一切事情都源于自己,而控制点在外部的人认为一切事情的发生不受自己控制,都源自外部。科维把控制点的概念拆解为“积极主动”的能力,他就是学习促进者的典范。
【A1】我身边的一位同事很明显就是控制点在外部的人,评奖评优落选就说是领导偏心,自己职称上不去就说上去的人都是暗箱操作;这样他从来不会反思自己在事件中扮演了哪些角色,一再地怨天尤人和原地踏步。
【A2】在做事情归因时要两方面结合,就要考虑自己的原因,同时也考虑外在原因。遇到学生违纪问题时,尽量心平气和从学生本人,辅导员工作和周围环境几个方面考虑问题和对策。
R 原文片段10
便签法的目标是用最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提高职场人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在阅读致用类图书时使用便签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缓解书太厚读不完给自己带来的压力。
2.帮你集中注意力,在阅读中反复体验和反思。
3.聚焦于对书中知识的内化和应用,而不是知识本身。
4.保持兴趣、效果外显化。
5.方便事后整理。
6.能更有效地处理书中晦涩难懂或重要的地方。
7.不断提升自己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能力。
【I】便签法是提升职场人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它注重于拆解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A1】现在几乎任何形式的培训和学习结束后都要求写心得体会,这是总结反思、提高升华的好机会。在心得中,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做出规划特别像便签法对于我们的要求。
【A2】在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时,也推荐他们尝试便签学习法,结合自身情况反思,计划。
R 原文片段11
基本原则
第一,成人学习的第一公理是“自我导向”,这意味着在跟学习相关的一切事情上都应“反求诸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从自己身上找方法,在自己身上加要求。
第二,在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本书中都有很多你能学习的知识。同时,也有很多是你不需要学习的。考虑清楚,这次阅读是你对书负责,还是让书对你负责。
第三,方法得当的话,阅读和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活动—只要你能在工作或生活中用上一点儿,给你创造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成本。
第四,采用简单易用、不引人注意的工具,比如便签、笔。降低便签法使用的复杂程度,你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阅读和思考上,而不是费尽心思地掌握便签法。很多教人阅读的方法都听起来很美,但用起来未必有效,因为方法本身太复杂,要求太高,让人望而却步。
【I】便签学习法可以帮我们高效快速拆解对我们有用的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能力且指导实践。
【A1】我们从小到大读过很多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高效地学到知识并运用于实践这是成人学习者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A2】现在读书都有做便签的习惯,反思过去,计划当下,展望未来。最近因为买房牵扯了很大的精力,在新的一周每天晚上安心阅读半小时,练习便签学习法。
【R 阅读原文片段12】
真改变还是很难
【问】用了便签法,联系了经验,也落实到应用,但过一段时间又忘记了这个技能,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照旧,怎么办?
【答】首先,对自己宽容一点儿,成长原本就是很难的,而且养成新习惯都有波动期。你已经很不错了!
其次,反思目标定得是否合理,具体行动是否可以优化。
再次,可以找同伴监督打卡,或者参加拆书帮公众号中的“主题拆书营”等活动。
再次,A2有个小诀窍,也就是说,并非强迫自己不能做什么(比如晚上睡觉前不刷手机),而是建立一个新习惯去代替它(比如晚上睡觉前看书半小时,或冥想20分钟)。最后,自己做不到就去教别人—这不是开玩笑,我们发现教时间管理的达人通常时间管理都有很大问题,而且至今仍然有问题。但久病可以成医,越是自己问题多,越是能对时间管理研究通透。在教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在不断成长。
【I】在拆书训练中出现一些困难和反复是正常的,先接受自己,再逐步改变,而且可以通过改善计划,找人监督和教别人等越做越好。
【A1】像之前读英语和减肥,都是很难坚持下来的,可还是有很多办法可以帮我们更好地坚持。我们也有自己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到拆书训练中。
【A2】1每周按时听课,按时完成训练。
2对照书和群里老师分享的课件和心得做好归纳整理。
3多和群里老师探讨交流,督促自己及时修正做的不好的便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