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枉此行 - PCP M4团队加减

这次M4有点不一样。

最开始的小组内针对团队加减的报告相互给反馈,然后是小组的小小测试、自评,大家还在一个融洽的氛围内。

画风的转变来自地上的四个象限出现,全力以赴、但求不败、得过且过(第四个象限也不需要记住了),大部分同学站在了“但求不败”,少部分在“得过且过”,没有人在“全力以赴”。气氛很尴尬,一开始还内心觉得89分,离全力以赴只有1分。随着不同同学站出来讲感受,对我的触动是:差1分就是1分,就会因为1分,所以不在全力以赴的状态。人的“安全感”的本能诉求,会让我们倾向于去为自己找很多的理由,以让自己心安理得。

会觉得,不就差1分吗,我还是很投入的。但是反过来想,我真的足够投入了么?跳出来理一理,还是有很多的事情值得去做。而这里面,最大的一个启发是:你是一个人做,还是一群人在做?你是追求个人冠军,还是追求团队冠军?你是把每一个人当做一起上课的人,还是把每一个人当做一起走得更远的伙伴?每个人都是资源,你也是他们的资源。

意识的觉醒,来自自我的察觉以及所忽略的可能性的重新发现。

第二天一早,和一部分同学共创出了PCP14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过程充实,彼此的碰撞,给予了很多启发。而Carol的对PCP14 Slogan的建议也很打动人:14(一世)缘分,不枉此行。

(PCP 14同学共创)

全情投入,投入多少,收获多少。让自己成为大家的资源,把每一个身边的人视为资源。

之后的团队加减法,从最好的Leader共创/塑形、最好的团队共创/塑形,对个人定位(团队领导者还是成员)、团队与个人,个人与环境的的感触逐步增加。其中,我们组,对优秀团队的呈现,和过去一段时间所思考和琢磨的“高绩效团队”理念有很多共通之处:共同的价值观、充分信任、有反馈的机制让团队每个成员具有“成长型思维”,追求卓越。

到了晚上的重头戏,战争,VUCA时代(""(Volatile)"不确定"(Uncertain)""(Complex)、和"模糊"(Ambiguous))SOS(Self/Others/Situation),从场面布置、肃萧音乐、出征前的书信仪式,让大家开始进入了角色,上战场,决斗,反复决斗,状况频发,再决斗,结束。

(手绘来自学霸晓楠同学)

“战争之中”,满腔胜负之心,不能辜负大家开始选将军时候所给与的信任而坚定的眼神。从最初大幅领先,到被反超,跌入谷底,再绝地反击,赢到最后。但是,当真正的结束那一刻,却又有很多的遗憾涌上心头。

当晚,写下了很多感触点。

第二天整体的反馈。收反馈、给反馈;小团队反馈、大范围反馈;定向反馈、随机反馈。

发现的盲区:为什么没有主动出来做将军?在那一刻,难以担起全军的生死;但是当被赋予了责任,却又能笃定往前。这背后深究的是“容错率阈值”。而在战场现场,最大的一个失误是战前分工没有细到每一个士兵(SOS/情绪,觉他),随之而来的是没有演练、士兵被关注/深刻参与的感受不够。深挖一层,来自没有提前心理准备之后的“定力”缺失,定能生慧(SOS/情绪,自觉)。另一方面,进入节奏之后,团队的士气以及核心规则的把控、去对战决斗的关注和支持,这个让团队感受到了力量。

结束之后,拥抱每一个人。从那一刻,感受到,团队冠军,才是更可贵的冠军。

一句话总结M4:自觉觉他,以智慧支持团队,一群人走得更远

备注:成文之前,做了很多Note/Tips,下笔的时候,发现很多notes指向的都是“SOS/情绪”,提醒自己:时刻问“出发点”,问“为什么”,提醒自己是否跳出了情绪看SOS。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dongfang阅读 175评论 0 0
  • 看你 成荫,成林 疼你 破败,残存 拥你 抱你 前世今生的缘分 记录着风雨的掠影 浓缩着霜雪的驻痕 这一场岁月的亲...
    凉薄念暖阅读 147评论 0 0
  • 书信是一种最温柔的艺术, 你知道吗? 写信,要比现在隔着手机在这头欲语难语开心得多;素色的信笺,手摸上去还有粗糙的...
    风吹过来你的样子阅读 358评论 0 0